來源:公眾號 我們都是好媽媽
因為大姨媽造訪,肚子疼痛難忍,讓孩子爸送娃上幼兒園。結果,娃哭兮兮的,百般不情愿。就聽父子兩,在我耳邊,一個說快走,爸爸送,一個說要媽媽送……無奈,還是掙扎著起來,好歹把娃送到了園里。
回家路上,孩子爸就開始說了:我太溺愛孩子,什么都順著他。孩子只讓我一個人弄,別人都不行。我也是火了,我成天忙了工作再忙娃,里外都得顧,哪像你,晚上都是9點后到家,回家就睡,周末接著加班。
說來說去,兩人互不相讓,最后就說到誰對家里付出多,誰掙錢多上。一下子,兩個人都傷著了,各自證明自己掙得多。
我也是委屈啊,帶娃的事兒,幾乎都是我,從課外班,到幼兒園作業(yè),到和老師溝通,到每天穿什么,帶什么;每晚陪讀書,哄睡;娃一生病,連著幾夜都睡不好。自從有了娃,再也沒有夜生活,連朋友都換成了有娃的媽媽們,單身朋友一年都聚不了一次。沒成想,到最后還要被說沒對家庭做貢獻,掙得少。
我相信這樣的場景,很多媽媽都會遇到。帶娃天然就是媽媽的事兒,爸爸能幫一把,你就要感激涕零了。真是免費的保姆啊,還自帶工資。
每次因為帶娃的事兒,一爭吵,話語間還是天然覺得女人就該把娃帶好,工作是其次,男人才該在外拼搏,掙錢養(yǎng)家。
雖說現(xiàn)在女性地位提高了,但各種限制,尤其是婚后,家庭角色的制約,還是顯而易見的。黃子媽自許是新時代女性,目前還風風火火創(chuàng)業(yè)中。但是,一遇到家庭問題,需要犧牲工作時間的時間,也是做出犧牲的那一個。所以,很多單位在招人的時候,同一個崗位,哪怕男生的學校差點,沒有女生優(yōu)秀,也會選擇招聘男生。女生不僅找工作難,生娃后,大部分回歸職場后,也會面臨威脅和調(diào)整。
即便如此,經(jīng)濟的獨立,似乎換不來家庭角色的變化。看周圍的媽媽們,大多也是這樣。女人生娃后,對孩子天然的關心和愛,會不由自主付出很多,這是遠古就帶來的進化遺傳,很難改變。再者,孩子小,確實需要照顧,以及建立較好的親子關系,媽媽比較多地承擔了這部分角色。
孩子,讓媽媽有了軟肋,也有了盔甲。沒有當媽的女人,很難成熟、堅強。
女人的成熟,都是從有孩子開始的。
經(jīng)歷了懷孕、生娃,養(yǎng)娃,自己都成了超人,職場女性更是,一手抓工作,一手帶娃,兩手抓,兩手硬。任何一只手松了,都不行。
但是,既然做了媽媽,就沒有退路。我們是孩子的天空,是孩子的保護傘。只有把自己過好了,過舒服了,才能讓孩子感受到快樂,開心,才能把孩子教育好、引導好。
現(xiàn)實的這些雞零狗碎,都存在,那又有什么關系。老公不分擔,就開家庭會議,商議好的辦法,一起參與育兒;家務活,能找小時工就找小時工,把自己解放出來;給自己獨處的時間等等,都是很好的調(diào)試。
分享幾個方法,希望能讓大家職場、家庭兩手抓:
1、時間管理,對職場媽媽來說,最寶貴的就是時間。
找到適合自己的時間管理方法,推薦李笑來的《和時間做朋友》,里面有不少好的方法及觀念,非常值得看看。我們需要管理的是自己,其實不是時間,所以,分析完時間后,自我管理并改進。
2、家務活能外包的就外包。
找個靠譜的家政或者保潔公司,把需要大量時間的家務活,外包出去,把家收拾得干干凈凈,省下時間,可以和老公二人世界,也可以帶娃看書,畫畫。前提是,要想辦法賺錢哦,至少時薪要比保潔阿姨高吧,否則,還是自己打掃比較劃算。
3、有目標,不斷學習。
身邊有位全職強媽,三年多的帶娃時間,除了全心把娃帶好外,不斷學習,考心理咨詢師,參加培訓,成為了育兒達人、專家型媽媽。出書,做講座,辦工作坊,一樣都沒落下。這就是境界,就算是帶娃,也要帶出個名堂。
4、不要放棄自我成長。只有自己成長了,有見識了,才能給孩子成長的空間,更好的視野。
通過自己的付出,換來相應的金錢,娃想出國,訂張票就可以說走就走;要學繪畫,學音樂等,找合適的機構,而不是比較來比較去,還挑便宜的;還有,上好的幼兒園,小學……這些教育環(huán)境以及周圍同伴帶來的影響,其實對孩子更為重要,這是他們社會化以及良好品格形成的基礎。
5、拓展交際圈,認識不同領域的人,不斷吸收新的東西。不要吃老本。
我有一個領導,屬于高領產(chǎn)婦,沒生娃之前,在業(yè)內(nèi)都是赫赫有名的,做了很多不錯的項目以及行業(yè)里面新的嘗試。懷孕期間,因為是高領產(chǎn)婦了,精力不濟,完全顧不上工作,手里的項目和資源也是不斷被蠶食。本以為生娃后會好點,但是她一心都撲到孩子身上了,晚到早走,大家都看出來了,她根本不在乎工作以及自己那么多年的積累了?,F(xiàn)在,完全全職在家?guī)?,而和她同一級別的人,都是公司副總了。
職場就是這么殘酷,不分男女,不分已婚未婚,已生未生,只是拿業(yè)績說話。
6、看經(jīng)典的育兒書,少看個性化的育兒方案或者各類牛爸牛媽秘籍。
有句話說,看了那么多書,還是過不好這一生。養(yǎng)娃也是,看過很多牛媽、牛爸各式教育經(jīng)驗的分享,還是不知道怎么辦。家長和家長不一樣,娃和娃之間也是不盡相同,基于個人育兒經(jīng)驗,寫出來的圖書或者文章,完全照搬估計也是行不通。
所以,讀育兒類圖書,還是盡量看教育理論或者兒童心理學方向的吧。雖然會比較燒腦,但總比去拾人牙惠來的高級。而且,你會發(fā)現(xiàn),真的很有用,會對你養(yǎng)兒育女,有很大的幫助,知道怎么處理孩子各個階段的問題,省更多的心。
推薦幾本我看過不錯的《教養(yǎng)的迷思》《新家庭如何塑造人》《讓孩子的大腦自由》《父母效能訓練營》《愛的藝術》。
◆
總之,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懶惰,退縮等等都歸到娃的身上。孩子是你心甘情愿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他不應該是你的借口或者所謂的負擔。為母則強,當媽后也要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方向和為之努力的目標。
來自于對伴侶,孩子或者婚姻的責任感,讓我們錯誤地相信犧牲是一種美德,但我們忽略了一點:如果只是為了別人而存在,我們遲早會感覺挫敗與不幸福,不管這個人是丈夫,還是孩子。
一旦這種犧牲的情緒越來越大,我們會看到對孩子的操控,動不動就說我為了你如何如何,把自己的一切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為了和孩子的親子關系更健康,讓他們獨立而自由,我們都應該不斷成長。
作者介紹:黃子媽,圖書出版人,親子閱讀達人。分享親子英語啟蒙方法、資源,踐行二語習得。微信公號我們都是好媽媽。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2973899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53607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4712872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55742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495540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