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品質突然成為近年來的熱門話題?!澳銘斶^更有品質的生活”、“你值得更好而生活”、“你買的鞋子與你是否能成為人生贏家密切相關”······諸如此類的文章,在微博、朋友圈廣泛流傳能成為熱點,意味著這是一個有代表性的話題;而主流聲音幾乎一邊倒的鼓吹人應當追求甚至透支性地去追求物質體驗,意味著這是一個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一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大致是說作者有一位表姐,剛入職,月薪5K,還要解決住宿和交通問題。一日逛街時,二人在櫥窗中看到一雙標價2K的鞋子,都非常喜歡,作者囊中羞澀,不敢下手;表姐卻勇敢地買下鞋子,并對她說,你以為我買的是鞋子么?錯,我買的是自己的未來。后來表姐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作者依舊是那個初入職場的小新人,不由感慨提升生活品質才能讓自己努力地生活奮斗。
在這個故事里,有幾個要點:1.二人都是初入職的新人,薪資水平5K左右,而鞋子2K;2.鞋子等于未來;3.作者認為提升生活品質=提高物質水平;4.提升生活品質是努力生活奮斗的充分條件。
首先我們來討論這個故事的合理性。
1.如表姐一般,一個對自己有要求的人,對于薪資的安排起碼分為日常生活、社交投入、健康保養(yǎng)、學習充電四個部分。剛入社會打拼的年輕人,大部分是無力買房的,日常生活必然要包括房租、交通、飲食、水電,這部分是固定的投入。我們假定是最幸運的狀態(tài),租到了1000塊離工作地點不遠可以靠自行車抵達的房子,且水電費多人均攤,每天飲食20塊且偶爾有那么幾天腐敗,大約是1800塊左右。那么對于一個月薪5K的人而言,剩余可供支配的薪資只有3200元。
2.2K的鞋子對于以上狀態(tài)的人來說,意味著什么?這幾乎是可供使用薪資的2/3,勢必要減小甚至犧牲其他板塊的投入,且?guī)缀鯖]有抵御風險的能力。對于一個想要升職加薪的人來說,在這種情況下儲蓄投資勢必為零。年輕就是王道,健康問題不在考慮范圍;但是對于一個愿意買2K的鞋子的女孩來說,愛美幾乎等同于生活追求了,護膚品必不可少;余下的部分肯定要投入學習充電之中。
3.到目前為止,我們看不到什么問題,只是一個愛美上進的女孩,犧牲了健康、儲蓄、人際交往,努力打拼的勵志故事。但是繼續(xù)分析,當你穿了一雙2K的鞋子,你的同事會從兩個角度考慮這個問題:1.你確有此經濟能力,就要細心探究你的家庭背景;2.你沒有此經濟能力,要么愛慕虛榮,要么有其他副業(yè)。那么問題來了,作為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你只能被定性為第二種。這就是為什么我將服飾和彩妝歸為社交投入的范疇,因為這些外顯的部分,直接彰顯著經濟水平,側面反映了你的部分能力。我想,對于一個愛美的女孩,她的自尊心和上進心會讓這雙鞋成為投入的開始,而不是結束。
到目前為止,我們發(fā)現(xiàn),這個故事省略了很多背后的故事,強行構建了因果關系,用一個錯誤的前提得出了錯誤的結論:提升生活品質是努力生活奮斗的充分條件。而這個錯誤結論里,存在幾個誤區(qū):1.生活品質=物質水平;2.透支得來的物質水平等于自身應當享有的生活品質;3.提升物質水平可以帶來努力奮斗,而努力奮斗一定能實現(xiàn)目標。
在進一步分析之前,先拋出個人觀點:討論生活品質,應當將“在個人可以負擔的范圍內”作為前提。那么什么叫個人可以負擔的范圍呢?是在維持生存的基礎上,考慮長遠投入之后余下的部分。以此案為例,月薪5K,可供靈活使用的約為3K,排除掉適度的儲蓄投資提升日后的抗風險能力,適當?shù)慕】低顿Y,大約仍有2K可供使用。這兩K究竟是投入社交板塊還是學習板塊,取決于個人價值取向。這也是為什么此案的邏輯出問題的地方,你可供支配的靈活資金只有2K,將之全部投入在社交與你想要通過提升個人能力升職加薪的目標是相背離的,最終它的結果居然神奇地回到預期,這樣的行動路徑究竟是否具有普適意義?
透支得來的品質,就像偷穿大人衣服的小孩,處處可見違和感。如果你的能力只允許你喝一杯雀巢速溶咖啡,而你卻非要將星巴克當作生活標配,可能這杯星巴克帶來的不僅僅是透支帶來的沉重壓力,還有旁人的快思維帶來的刻板評價。人的大腦為了快速處理信息,會逐漸建立一套分類體系,就如同上文的分析(詳見3),對于此類問題會非??贪宓胤譃閮蓚€方面看,而不會考慮第三種可能。人活一世,難以避免地被他人的觀點所滲透,在觀點的交互中,一些認知被不斷強化,“名副其實”就是其中一種。我們不會考慮這個“名”與“實”是否有其他對應的可能,這種強行對應是否合理,而是趨向于達成這樣一種“名副其實”,因為這個詞語沾染的是正面的語言色彩,也就是說它是社會所倡導的褒義詞。減少喝得起星巴克,怎么能穿路邊攤呢?像樣的飾品要有吧,是不是要換成好一點的保養(yǎng)品,彩妝也得要好的牌子才好。煥然一新,除了你,都是真的。強行達成的“名副其實”,有時恰恰會帶來更大的名不副實。可是當我們將之拆解開,:何謂名?外界賦予你的評價。何謂實?你本身的樣子。我們發(fā)現(xiàn),“名”、“實”問題,本質上是個人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博弈,是個人認知與外在評價彼此平衡的過程?!懊?span style="text-indent: 2em;">其實”追求的是外在評價與內在認知的同一,但是這種同一往往是以犧牲個人主觀體驗為代價的?!爸埂敝猿蔀椤坝卸ā钡那疤?,也正是因為劃分自我和外界的界限太難,知道界限,才是定力的開始。
另一方面來說,透支支取的不僅是金錢,更是注意力帶寬和可能性。薪資是固定的,可是對于一個社會人來說,有太多地方需要薪資的投入。人際關系成本、日常開銷、健康調控、學習充電,還有不期而遇的剁手。當薪資分配合理時,生活豐富且有彈性,你的注意力不會過多得停留在經濟上,而是分配在其他更富有長遠意義的事上。比如,培養(yǎng)一門興趣愛好,學習一種新的職場技能,策劃一場旅行……無論是哪一種,他們都會賦予你生活真正的質感??扇羰峭钢У脕淼哪??打亂的薪資分配使你不得不壓縮某個領域的投入,你可能無法參加同事的一個大聚會,可能交不起房租,可能放棄點亮新的技能······無論哪一種,都是對你原有生活的破壞性打亂,生活的空間被壓縮了,生存的比重提升了。少量的透支還好,只需要在短期內過的緊張一些就好;若是大額的透支,你或許要考慮是否要兼一份工,是否要找朋友借錢度過危機,或者選擇近年非常流行的“裸貸”。注意力被強行扣在償還透支上,不得不短時而現(xiàn)實。因為一雙鞋,比起升職加薪,更可能喪失升職加薪的機會。
歸根結底,透支得來的品質,是一種粉飾。它并不能證明你很好,有足以與之相配的能力;反之,它恰恰證明了你不夠好。因為你孱弱到,需要靠一雙鞋來證明自身的價值。這也就是最開始提到的前提,在個人可以負擔的范圍內。超出個人能力范圍的選擇,往往會讓你獲得物質品質時,喪失生活品質。提前消費幫助我們不為經濟所困,具有更高的幸福感和責任感,也在培養(yǎng)著人的思維模式和消費習慣。在認知和能力尚未達到足以承受提前所帶來的壓力,尚不足以負擔提前所帶來的后果時,盲目地宣揚提前并作為一種普適觀念輸出,對于經濟自由尚未成為全然主流觀念的國民來說,就等于宣揚過度消費,是一種極大的誤導。
這個故事有沒有實現(xiàn)的可能?有。可是不能將結果去個性化,認為任何一個人都具有復制的可能。工作能力、學習能力、抗壓能力和獨立自我共同使這個故事成真,可是是否每個人都具有這樣的能力?這也是筆者如此費筆墨分析故事的原因,找出其內在隱含的前提并顯性化,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作者真正表達的是,自己很羨慕自己表姐具有這樣的能力,并希望能夠成為像表姐一樣的人;而不是提前消費一定帶來更加努力的人生。
那么何為生活品質?生活品質,就是在可能接受的范圍內,盡可能地豐富或加深生命體驗,最終獲得更為持久的精神滿足和安定感。一個月1000塊的生活費,只能喝一杯雀巢速溶咖啡,那么,選一套可愛的杯具在每天清晨沖泡咖啡獲得滿滿好心情,就是讓喝速溶咖啡這件本身很low的事成為具有積極情緒的事。換言之,生活品質需要美化生活的能力。這種能力并不取決于擁有多少,而是在擁有的范圍內,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美好和快樂。物質體驗是一部分,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它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它不是生活品質的全部,也不是生活品質本身追求的意義。如果物質是可以追尋的全部,永無盡頭的焦慮和壓力終會使人窒息。精神感受無法量化,生命體驗不具標準,所以物質成為了可以簡單復制得來的唯一標準。它讓人免于思考和探尋,避免痛苦和掙扎,不需放棄只是獲得。我們無法簡單粗暴的評價清晨在綠蔭下誦讀文章與睡到自然醒去星巴克吃早餐哪一種更好,我們也無法賦予生活品質一個簡單的可無限復制的公式,我們只能追問自己的內心,你想要的究竟是哪一種滿足和安定?這是在追問界限,這是“知止”。
生活品質并非比較的結果,也不是對物質永無盡頭的追尋,最終它難以避免的回到對自身的追問上。林清玄說:“真正的生活品質,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與條件,在這有限的條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與生活。再進一步,生活品質是因長久培養(yǎng)了求好的精神,因而有自信、有豐富的心胸世界;在外,有敏感直覺找到生活中最好的東西;在內,則能居陋巷而依然能創(chuàng)造愉悅多元的心靈空間。生活品質就是如此簡單;它不是從與別人比較中來的,而是自己人格與風格求好精神的表現(xiàn)?!彼⒎墙箲]的源頭,而是終點。
張岱名篇《湖心亭看雪》這樣寫道:“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焙蔚蕊L雅,何等品質,又是何等孤絕。
世上難得一癡人,辨證地看待生活品質,不被物質所困或許也是一種癡吧。來,讓我們脫了這雙鞋看星辰大海。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4740939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51242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69865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54495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524498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