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月期是一個關(guān)鍵期。
因為度蜜月的這段時間,是兩個人真正在一起生活的開端。
丈夫怎么對待妻子,妻子怎么對待丈夫,都是在這個蜜月期里開始磨合。
按照我們對婚姻的理解,婚姻和戀愛最大的區(qū)別在于戀愛是有分有合,婚姻是終日廝守。
即便兩個人偶爾同居,同居時雙方的關(guān)系也跟結(jié)婚以后的夫妻關(guān)系有所不同,其中最為重要的差異就是,處在戀愛和同居狀態(tài)時,男女兩人對對方可能都會有所保留,或許是生活習(xí)慣,或許是個人性格。
恰恰是這種有所保留保證了戀愛關(guān)系和同居關(guān)系的繼續(xù),若是一切都沒有保留,那么兩個人呈現(xiàn)出的各種缺點和不合,就可能導(dǎo)致沒有法律約束的戀愛關(guān)系或者是同居關(guān)系的迅速瓦解。
相對而言,婚姻卻是無可保留的。
在漫長的婚姻關(guān)系中,夫妻雙方的各種缺點和相處中不默契的地方必然都會暴露出來,難以確定的只是時間早晚、程度輕重的問題。
如果這些不和諧、不默契沒有經(jīng)過一個明確的蜜月期來磨合的話,那么在婚姻伊始就會有危機產(chǎn)生。
蜜月期最為重要的任務(wù)是: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后,形成一種良性的夫妻互動模式。
比如說,男方為女方提供安全感,起到保護作用,或者是男方對女方有很強烈的支持,不單是物質(zhì)上的,還有心理上、精神上的;
同時,女方對男方有生活上的照顧作用。
雙方有良好的溝通關(guān)系,有互敬、互愛、互相支持、互相體諒的關(guān)系,這些都要靠在蜜月期通過不同的思維和行為模式的互動磨合建立起來。
舉一個例子,有一位男士在結(jié)婚之前一直是自己住集體宿舍。
沒有妻子的時候,他需要自己料理一切生活起居,衣服臟了自己洗,要做飯就得自己買菜,再來安排主食吃什么,稀的吃什么,干的吃什么。
可能經(jīng)常就是湊合湊合。
他做飯的時候就想,將來我有了妻子就讓她來做飯了,我現(xiàn)在對付對付就得了。
洗衣服的時候沒有洗干凈,就想以后有了妻子就好辦了。
自己做事做到煩的時候,就想到結(jié)了婚就不用煩了。
這是男方的想法。
而女方可能會想,她一個人生活自理、做飯洗衣都不是問題,但同時她也有很多擔(dān)憂的問題,她就會希望結(jié)婚以后男方可以跟自己一起來分工合作。
像現(xiàn)在,自己一個人又洗衣服又做飯,有了丈夫以后可能我做飯、他來洗衣服,要么就是他做飯、我來洗衣服,這樣就有分工合作了。
兩個人通過這樣的分工合作,不僅把生活過好了,還把感情協(xié)調(diào)了。
但是當(dāng)我們這么分析的時候,實際上在夫妻雙方的思路里存在著潛在的沖突——女方希望男方更多參與到家庭建設(shè)當(dāng)中來,男方想著有了妻子以后這些事都?xì)w妻子了。這種沖突的解決要靠蜜月期的磨合來完成。
剛才我說的這位男士娶了妻子以后,有可能在蜜月期就會出現(xiàn)這樣的行為:
衣服臟了一脫扔在盆里,襪子臟了一脫扔在盆里。
原來是脫下來自己要么立刻洗,要么泡一天就洗了。
現(xiàn)在有了妻子,脫了衣服就不洗了。
按一般男人的想法,娶媳婦就是洗衣做飯的;如果女方也遵循這樣的邏輯,就進入了這個角色定位,看見老公脫了臟衣服就給他洗了。
這種模式一旦形成,就會持續(xù)下去,甚至從蜜月期結(jié)束那天開始,妻子就必須為他洗一輩子的衣服,而當(dāng)哪一天他脫了衣服扔盆里放好幾天,妻子還沒有洗的話,丈夫肯定就急了,他會問怎么衣服都放好幾天了你還沒洗?
這個丈夫這樣發(fā)急的時候顯得自己好像特別有理,因為他意識里的慣性是,從蜜月期你就是一直給我洗衣服,怎么現(xiàn)在結(jié)婚兩年了,你反而不給我洗衣服了?
通過分析夫妻間的這種互動,咱們看到一件特別不合理的事情,憑什么丈夫一脫了衣服,妻子就得趕緊給洗了,甚至連話都不用說就給洗了?
實際上這是由一個不正確、不恰當(dāng)?shù)乃季S,培養(yǎng)出的一個不恰當(dāng)?shù)挠^念和互動模式。
其實這對夫妻可以有另一種選擇。
在結(jié)婚之初,丈夫脫了衣服扔在那兒,妻子就說你的衣服脫在那兒,我看挺臟的,你是不是洗一洗?
因為臟衣服放長了再想洗干凈就難了。
丈夫如果隨口說,那你幫我洗吧。妻子的回答可以是這樣的:我看你是不是手扎破了?如果有傷口怕沾水感染,我就幫你洗。
丈夫說沒有的話,妻子就能很自然地問:那你沒有娶我的時候誰給你洗?
要是你現(xiàn)在沒有什么問題你就接著洗,除非哪一件衣服你洗不了我就幫你洗,或者你時間特別緊張忙不過來了我也能給你洗。
這樣就建立起一個模式,夫妻雙方是平等地進行互動。
假如有一天,丈夫因為工作忙,就脫了衣服往那兒一放。
等忙回來一看,妻子已經(jīng)給洗干凈、熨平了,丈夫肯定心存感激:你看,我妻子多好,我的衣服脫在那兒,她看我忙就給洗了,太體諒我了。
丈夫哪怕嘴上不說“謝謝你”,心里也肯定甜蜜蜜。
蜜月的磨合期里我們想要磨合的到底是什么呢?
答案很明確,就是雙方的互諒、互讓、互相關(guān)心、互相愛護、禮尚往來般的互動。
我們必須清楚,一個人伺候另外一個人一生是不合理的。
一方只是給予,一方只是接受,缺乏情感上和行為上的互動,這不是正常的模式。
像原來過日子,有可能洗衣服、做飯都是妻子管的,但是還有買煤球、生爐子、換煤氣罐或是采購大件沉重的東西這些活兒,你身為丈夫就不能再讓妻子做了,該你辦的事兒你就得站出來。
北京廣播電臺有個心理問診的晚間廣播節(jié)目。
有一次,一位女士打熱線電話訴苦說,現(xiàn)在覺得自己特別委屈,不知道怎么跟丈夫打交道。
因為丈夫要求她在家里要特別能干,要把他和兒子都伺候好,把家里收拾好、照顧好;
而且在外面還要能掙錢,因為丈夫掙錢特別少。
這個太太說自己工作上要干很多很重的活來支撐全家的經(jīng)濟生活;
回家還得盡力把丈夫和兒子都照料好。
就這樣丈夫還說妻子做得不行,家照顧得不夠好,錢掙得不夠多。
她覺得結(jié)婚這些年來特別累,也特別困惑。
從婚姻磨合期的角度來看,可能是由于在結(jié)婚的最初階段,這位女士和她的丈夫就形成了這樣一個不正常的互動模式,所以自此之后,這個妻子就特別辛苦,丈夫就特別逍遙。
在蜜月期,兩人之間有了一點小摩擦是小沖突,一方可以對另一方說,我不希望你這樣,我希望你那樣。
然后,兩個人慢慢磨合到比較合乎理性,接近雙方期望的狀態(tài)。
那個時候借著新婚燕爾、感情濃厚,又沒有固定的模式,調(diào)整起來就方便多了。
像前面說的熱線咨詢的那位女性,主持人就問她說,憑什么你就這樣接受,難道你不能改變一下么?
你讓他干一點活,讓他掙點錢,不可以么?
她說,我跟他說了,一說他就急。
這個丈夫當(dāng)然會急,因為這個模式早就磨合成這樣了,他的慣性思維是我歇著你干著,這么多年過去了,憑什么還要改?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蜜月期里,夫妻雙方就應(yīng)該做出些努力,有意識地把婚姻關(guān)系調(diào)整成一種自然、恰當(dāng)、互動的關(guān)系,而不是一方完全依賴另外一方,或者一方完全照顧另外一方。
在確立起分工協(xié)作、理解體諒的互動模式的同時,該以什么方式來解決出現(xiàn)的矛盾或是分歧,也是我們在蜜月期需要磨合的重要方面。
有的夫妻是吵了一輩子,有的夫妻是一輩子不吵,其中的奧妙也得從蜜月期里去尋找。
你想和愛人一輩子不吵架,那么當(dāng)兩個人有不同意見的時候,就得注意用商量的口吻。
商量的口吻是什么?
是“我想你怎么著,可以嗎?”
而不是“你要怎么樣”,或是“你必須怎么樣!”
不要用命令式,而要用商討的口氣來說話,這樣就有可能兩個人一輩子都不吵架,因為我和你心平氣和地一商量,你再想想可能就同意了。
蜜月期磨合出的彌合分歧的辦法如果是商量和談判,那就沒有必要吵架了。為什么?
我亮我的底線,你亮你的底線,我說我的想法,你說你的想法,然后咱們兩個在彼此的底線之上尋求一致,那就沒有吵架的必要,只需要商量和討論就能解決問題了。
說到這兒,我們再來看看吵架的模式是怎么形成的。
打個比方,我跟你說我不喜歡喝茶,而且我也不希望你喝茶,但是你不僅繼續(xù)喝茶,還非得讓我也喝茶,于是我就急了,“你不要再給我倒茶了!”你還真就不給我倒了,那以后這個“閉門羹”模式就形成了。
或者是,你還堅持你的看法,跟我用更大的嗓門兒嚷嚷,說喝茶多好,茶葉富含多少營養(yǎng)元素,然后我就反駁說營養(yǎng)元素多不多不要緊,我喝完了睡不著覺了。
話趕話說到這里,兩個人都情緒化了,最后吵的結(jié)果就是誰聲兒高誰就勝利。
嗓門大的人,有一個不現(xiàn)實的假設(shè),認(rèn)為聲音大就能說服人。
以后這對夫妻但凡遇到事要商量,一方要想說服另一方,必須像吵架一樣才能達(dá)到目的,這一輩子弄不好就這么吵下去了。
你的另一半也許就喜歡命令別人去做什么事,這也是難免會出現(xiàn)的情況。
如果你希望跟他在一種平等的關(guān)系中交流,那么就要堅持著平靜、溫和、理性地反復(fù)向他或她聲明,“我是你丈夫,不是你弟弟”,或者,“我是你妻子,不是你妹妹,所以請你記住我現(xiàn)在的想法是什么,也站在我的立場來考慮一下這件事情”。
有理不在聲高,所以這話要心平氣和地說出口,而不是氣急敗壞地喊出來。
我們的初衷是建立平等和睦的夫妻關(guān)系,如果你也跟他吵,那不是反過來加固了他的陋習(xí)?
這一輩子也就擺脫不了吵的模式了。
有一個新婚夫妻都會傷腦筋的問題,那就是“回家過年”,特別是第一個春節(jié)到誰家過才好呢?
在這件事情上,很容易發(fā)生爭吵。
比如丈夫說了,家鄉(xiāng)那邊的習(xí)俗就是新婚媳婦都得上婆婆家過年,那你肯定得聽我的,對吧?
那妻子也有她的委屈,回趟娘家陪陪爸媽又有什么不行的?
如果妻子想改變這種狀況的話,最好能采用一種柔軟的方法。
先是聽丈夫的話,甚至主動說:“我尊重你的想法,咱們今年就先去公婆家,
那么能不能明年就在我們家陪我爸媽過年,或者干脆以后我們一家一年,輪著陪兩邊的老人們,你看怎么樣?”
在這個溝通當(dāng)中,不同的談判方式會決定他們兩個相處的模式是互相尊重、互相體諒還是針鋒相對、發(fā)號施令。
無論如何,新婚夫妻在蜜月期的溝通交流都要本著禮尚往來、相敬如賓的原則來進行。
“往來”和“禮敬”這幾個字是關(guān)鍵,點出了交流是雙向的互動,不是單向的要求。
遵守相互性的原則來處理家事,會讓雙方在互相體諒的同時增進夫妻倆的感情。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luò),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1537538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410208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53802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55592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374714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