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你分享盧梭在《心靈的寧靜》中對待“命運”的態(tài)度:在經歷了無數(shù)的斗爭和煎熬后,他終于決定“向命運屈膝”。
在我看來,“向命運屈膝”不是一種妥協(xié),而是一種「接納」——
我全然接受命運給予我的一切,快樂也好,痛苦也罷;我全然接受自己的所有,勇敢也好,懦弱也罷。
于是,我不再恐懼未到來的痛苦,也不再抱著不切實際的希望,終于獲得了心靈的寧靜。
你對待命運是什么樣的態(tài)度呢?是在依然抗爭還是選擇接受?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給我們。
當我不再和命運抗爭
節(jié)選自《心靈的寧靜》
作者 | 盧梭
我生命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與命運作斗爭。
可我依然缺乏斗爭經驗,既不小心謹慎也沒有鍛煉出城府。我總是誠實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既容易急躁也容易焦慮。
因此,在這場與命運的斗爭中,我愈發(fā)顯得被動,并且破綻越來越多,只要命運愿意,隨意選一處便可將我徹底擊潰。所以我放棄了。
我發(fā)現(xiàn),我所有的努力不過是一種徒勞,再怎么努力也抵不過命運的攻擊。
于是,我決定向命運屈膝。
可當我放棄反抗命運之后,我反而意外地發(fā)現(xiàn)自己的靈魂日趨安寧。并且,這片安寧就好像天底下最好的良藥,治愈了我靈魂上的創(chuàng)傷。
在我坦然面對擊敗之后,我反而忘卻了傷痛,靈魂得到了救贖。是的,既然無力回天,我又何必白費力氣。
從某種角度上看,敗者反而無所畏懼。因為無論命運再怎么興風作浪,也對我構不成任何傷害了。
從這一點來說,我還得感謝命運。
現(xiàn)如今,最高等級的痛苦對我也起不了任何作用,我也不會去擔心會有更高等級的痛苦降臨到我身上。
因為對我來說,痛苦來臨前反而比痛苦來臨后更可怕。痛苦來臨前,我可能會自己嚇自己。而痛苦來臨后,我反倒會發(fā)現(xiàn)這份痛苦比我想象中的要輕。
于是我便可以深深呼出一口氣,暗暗慶幸這痛苦自己可以承受。久而久之,我承受痛苦的能力提高了,同時那些不切實際的希望也減少了。
是的,我成長了。
現(xiàn)在,命運對我的支配已毫無意義,因為我早就可以坦然面對一切了。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97734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869852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8753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9170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812233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