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包含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緣起的著名古希臘故事:
底比斯國王拉伊俄斯(Laius),獲得特爾斐神殿的啟示后有了兒子俄狄浦斯,在神諭中這孩子會成就一番霸業(yè),但命中注定卻要殺父娶母。拉伊俄斯再三猶豫,最后用釘子刺穿俄狄浦斯的腳踝,讓自己的保鏢將其送到喀泰戎山處死。而這保鏢出于惻隱之心,將孩子送給路過的牧羊人,牧羊人后來又將孩子送給了科林斯國王波呂波斯。俄狄浦斯在科林斯長大。
長大后的俄狄浦斯有一次去德爾斐神殿請求神諭,得知自己的命運中要“弒父娶母”。為逃避這命運,俄狄浦斯“離家出走”,浪跡天涯;在底比斯附近時的三叉路,與一輛馬車發(fā)生沖突,沖突中殺死對方,其中包括他的生父拉伊俄斯,但他并不知道。
當時的底比斯城正陷入極度的恐慌之中。獅身人面的女妖斯芬克斯要求路人解答一個謎語:“早晨用四只腳走路,中午用兩只腳走路,晚上用三只腳走路的動物是什么?”如果無人能解開謎語,她便吞食城內的市民。俄狄浦斯猜破了斯芬克斯之謎:謎底是“人”。
然后俄狄浦斯被推上國王的寶座,并與剛失去丈夫的王后結婚,實際上那正是自己的親生母親伊俄卡斯忒。
弗洛伊德所揭示的斯芬克斯之謎:夢是愿望的達成
這則神話傳說中的俄狄浦斯娶了自己的親生母親,這正是弗洛伊德所描述的“戀母情結”的原型,他認為,每個小男孩,都會暗戀自己的母親;而相對應的“戀父情結”,則表示每個小女孩也都會暗戀自己的父親。
由此,弗洛伊德的“戀母情結”也被稱為“俄狄浦斯情結”,因為神話傳說中的俄狄浦斯正是弗洛伊德所描述的潛意識心理現象的原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5.6-1939.9.23)
弗洛伊德在1895年7月24日做了“伊瑪打針”的夢,醒來之后進行了努力的分析,然后悟出了“夢是愿望的實現”的道理。當時,激動不已的弗洛伊德在其日記中寫到:1895年7月24日,斯芬克斯之謎被弗洛伊德博士揭開了。
隨后的3年中,也就是從1895年到1898年,弗洛伊德做了3年的“自我分析”……弗洛伊德自我分析過程中最重要的發(fā)現,便是“戀母情結”,也被稱為“俄狄浦斯情結”。
“俄狄浦斯情結”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基點,是整個精神分析的核心神話。
弗洛伊德相信,通過夢的研究能探索人類最隱秘的內心,驅除我們心中的惡魔。弗洛伊德在1900年出版的《夢的解析》中提出“夢是愿望的達成”的著名理論,從此為精神分析領域開啟了一扇新的窗口。
榮格:心靈制造神話的事實更為重要
弗洛伊德與榮格都十分推崇用夢來探究人的心理與心靈,都以夢為其心理分析的主要內容,而對于夢的理解與態(tài)度卻頗有差異。在榮格看來,夢不僅是愿望的實現,夢還是心靈的表達。
榮格認為,夢根本不需要偽裝,夢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心理現象。夢沒有偽裝,也沒有說謊,甚至也沒有歪曲與掩飾,夢總是在盡力表達其意義,只是它們所表達的意義不被我們的意識自我認識和理解。
卡爾·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
在《英雄與母親》一書中,榮格也曾深入解析俄狄浦斯的神話及其寓意。在榮格看來,作為戀母情結原型的俄狄浦斯神話固然十分重要,幾乎是精神分析的核心神話,然而,神話形成的過程,心靈制造神話的事實則更為重要。這是榮格的基本觀點。
(以下內容節(jié)選自《英雄與母親》一書)
“斯芬克斯”(sphinx)這個詞令人聯想到“謎語”(編者注:sphinx,也有“難以理解的人;猜不透的人”之意),這個玄奧莫測的怪物喜歡出謎讓人來猜,就像俄狄浦斯傳說中的斯芬克斯那樣:他站在一個人命運的通道口上,仿佛在象征性地昭示著不可避免的宿命。
斯芬克斯是母親意象的半獸半人形代表,或者毋寧說它代表的是那位在神話中留下了無數痕跡的“恐怖母親”,在它身上還顯現出作為母親衍生物的清晰印跡。
斯芬克斯
在俄狄浦斯傳說中,斯芬克斯是天后赫拉派來的,她因為酒神巴庫斯誕生一事而仇恨底比斯人。
俄狄浦斯破解了那個簡單幼稚的謎語,就以為自己已經戰(zhàn)勝了大母神派來的斯芬克斯,殊不知他已然成了母系亂倫的犧牲品,不得不娶伊娥卡斯特,即自己的母親為妻。因為此地的掌權者已經有言在先:誰能為該地斬除斯芬克斯這個禍害,他就可以獲得王國并娶先王的王后為妻。
此舉所帶來的一切不幸后果,本來可以輕易避免——只要先前俄狄浦斯見到那“吞噬人的”、“可怖”母親的化身斯芬克斯時,被她的可怕外表所嚇倒,后來的一切就都不會發(fā)生。
實際上,他遠不及浮士德的那種哲學驚嘆:“玄牝,玄牝,你的聲音如此奇異美妙!”他根本就不知道,解開斯芬克斯之謎,絕非僅僅依靠人的一點智慧就可以。
斯芬克斯的譜系淵源與此處討論的問題有著多方面的聯系:她的母親厄喀德那(Echidna)是一個怪物,上半身為美麗的女人,下半身是駭人的蛇形。這種雙重存在與母親意象恰恰相符:上面的一半代表可愛而有魅力的人性;下面的一半代表恐怖的獸性,在亂倫受阻的作用下化作可怕的動物形象(在希臘文化的融合中,厄喀德那成了母神伊西斯的祭儀象征)。
厄喀德那
皮羅·利戈里奧雕塑作品,1955年意大利拉齊奧Parco dei Mostri公園
厄喀德那本是萬物之母、大地母神蓋亞(Gaia)的女兒,地母蓋亞與冥界的化身、地獄之神塔爾塔洛斯(Tartarus)交合孕育了這個女怪。
厄喀德那自己又是一切可怖之物的母親,她生下許多可怕的怪獸,包括獅頭羊身蛇尾的吐火女怪奇美拉(Chimera)、海怪斯庫拉(Scylla)、蛇發(fā)女怪戈耳貢(Gorgon)三姐妹,還有可怕的地獄犬刻耳柏洛斯(Cerberus)、涅墨亞獅子(Nemeanlion),以及啄食普羅米修斯肝臟的那只禿鷹。
她還生下了多條巨龍。她有一個兒子是被海格力斯所殺的巨人革律翁身邊的那只雙頭犬俄耳甫斯。她又和這只雙頭犬、她自己的兒子亂倫生下了斯芬克斯。
上述種種情況應當足以表明以斯芬克斯為象征的情結所具有的特點了。顯然,一個具有如此巨大能量的因素不可能僅憑破解一個謎語就被輕易抹殺。
實際上,該謎語是斯芬克斯為那個沒有防備的漫游者設下的陷阱。俄狄浦斯對自己的智力十分自負,他以典型的男性思維方式,一腳踏進了這個陷阱,在毫無覺察的情況下犯下了亂倫之罪。斯芬克斯的謎語說的就是她自己——這個“恐怖母親”的意象,而俄狄浦斯卻并未聞之生戒。
(既然)斯芬克斯具有象征母親的一面,母親對兒子的影響主要在于他的“厄洛斯(愛欲)”,因而俄狄浦斯娶母的結局就順理成章了。
圖:俄狄浦斯故事后續(xù)……
本文呈現的是弗洛伊德與榮格對于俄狄浦斯神話的不同看法與解析,其中也牽扯出二人對夢的態(tài)度的根本不同:弗洛伊德認為,“夢是愿望的達成”;榮格則認為,夢不僅是愿望的實現,夢還是心靈的表達。
弗洛伊德與榮格在心理臨床工作的思路與方法上,有許多的一致,也有許多的不同,對于心理疾病的病因,如何治愈心理疾病,兩位均有非常獨到的創(chuàng)見。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系,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246135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1566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9344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78758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520006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