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的路上,為自己加油
有一段時間,自己好像變了,開始懂得接納自己,開始用欣賞的眼光看自己、看別人,可是后來慢慢又回到原點,這是為什么呢?
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長期以來養(yǎng)成的慣性思考模式或行為模式,這個模式可能已經(jīng)累積了20年或者30年,并不是一下子就能立刻改變的,所以要一直保持覺察,提醒自己、修正自己,這樣才能慢慢建立新的思考模式或行為模式,用新的模式來代替舊的模式。
我們難免會在改變的路上來來回回,有時候前進兩步,有時候又后退一步。如果我們能看到自己渴望改變的心,就是進步,從長遠來看,就是在朝著前進的方向走去。
在我們追尋成長與改變的旅途中,要為自己加油打氣,好比我們開車上路,這次加滿了油,然后開開心心地上路,但是開了一段時間,跑了一段路程后,油箱難免會變空,我們就要再次加油,確保有動力繼續(xù)往前跑,對不對?
現(xiàn)代人的生活壓力都很大,常常要爬坡上路,這是很耗油的,所以我們就要隨時注意自己的油箱狀況,在油快要耗盡的時候,記得為自己加油。如果在成長路上能幸運地找到一群可以互相加油的伙伴那就更好了,可以彼此分享、鼓勵,這條路就可以走得長長遠遠。當然,偶爾可能會回到原點,不過沒有關(guān)系,也不要焦慮,可以試著把內(nèi)心的感受表達出來,自己或者伙伴繼續(xù)幫你加油,油箱加滿之后,就可以繼續(xù)往前跑。
有的朋友會背負著婚姻家庭的壓力上路,這是一種比較辛苦的狀況,當然更耗油。那是不是可以想辦法改善這個狀況呢?
在親密關(guān)系里有一點很重要,不要因為對方很愛我,所以我們結(jié)婚,這樣的結(jié)婚在我看來是沒有真正意義的。親密關(guān)系應(yīng)該像一面鏡子,通過這面鏡子,可以看到真正的對方,可以幫助雙方看到比較深層次的東西。比如說,對方會讓我們看到我們身上的不安全感,讓我們看到我們的軟弱,也會激發(fā)我們的潛力。
未成家之前,一個人是很自由的,成家后要兩個人走,然后生兒育女,而我們要承擔起一個家庭的責任,這會讓我們變得勇敢、堅強,我覺得這就是親密關(guān)系很重要的意義。
好好珍惜現(xiàn)在的親密關(guān)系,如果親密關(guān)系發(fā)生問題的話,努力去學習溝通、彼此了解,然后讓彼此變成人生旅途的親密旅伴,變成肩并肩的合伙人,一起往前走。這樣的婚姻就是不耗油的,而且會變成你的加油站。
讓身體參與發(fā)泄情緒
這幾天很忙碌、很焦慮、心很累,難得有片刻的放松。我覺得心靈寫作是很棒的港灣,失眠的時候書寫有幫助,憤怒的時候怎樣才能讓情緒平穩(wěn)一點?想坐下來寫當下的感受,可是手出汗,大腦好像離自己很遙遠,根本無法企及,請問有什么方法嗎?
想要坐下來書寫當下憤怒的感受,可是沒有辦法平靜下來。我想說,有沒有可能是你的目的性太強了?也就是說,你的重點是想要趕快讓情緒平穩(wěn)下來,而不是去書寫憤怒的情緒。
當一個人氣憤的時候,他可能會說:“我很氣憤,我覺得我現(xiàn)在就像一團要爆炸的火藥。”你可以像這樣寫出自己的感受,情緒可能就會慢慢地恢復,因為這個情緒被你看見了,它就完成了它出現(xiàn)的使命。你也是這樣做的嗎,對你有幫助嗎?
比方說,你有一個憤怒的情緒,要書寫它的話,第一步是你要跟憤怒的情緒在一起。通過書寫去面對它,看清楚它是什么樣子的,是一座火山嗎?是一顆炸彈嗎?是洪水猛獸嗎?來自哪里?為什么會這么強烈?什么會讓你這么不舒服?面對它,而不是擺脫它。
如果你愿意接納自己所有的情緒,去當自己的溫暖父母來陪伴一個大聲哭鬧、一直在發(fā)脾氣的孩子,你可以問他:你怎么啦,你怎么這么生氣呢,什么事情讓你這么生氣呢?
了解他、陪伴他,他要哭就讓他哭一會兒,他要鬧就讓他鬧,給他時間。跟他說——“我會陪你的,我不會批判你,不會否定你”;不要指責他——“這有什么好生氣的,別那么幼稚”;也別禁止他——“不準哭、不準鬧、不準生氣”,這就是接納的態(tài)度。
接納情緒就是,真正地承認它,它就能慢慢安靜下來了。如果你很急著說“你趕快走開,你趕快安靜”,這股憤怒的能量就會一直卡在你的心里或者身體里,以后還是會找機會出來鬧。
有的人一直書寫憤怒的情緒,可是沒有用,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可以試試看用一些動態(tài)的方式來輔助:找一個安全的地方,把你寫的憤怒的文章大聲地念出來,哭出來都沒關(guān)系,用你的身體的能量來協(xié)助你釋放情緒。記住,我們不能只停留在手寫,而要讓身體參與進來。
如果你有一個痛苦的童年
很多人都會歌頌?zāi)笎鄣膫ゴ蠛蜏嘏?,可我寫出來的母親是逆主流的,但這是我真實的感受。把它寫出來會扎得我心疼,我想說,并不是所有的媽媽都是好的,我覺得有些媽媽是陰暗的。
說到媽媽的陰暗面,我覺得承認這點非常重要。在我們的社會文化里,不能接納母親是不好的。在童話里面就會創(chuàng)造出很多邪惡的后母與巫婆,這些形象其實就是母親陰影的轉(zhuǎn)化。
能夠看到母親的陰暗面,看到母親對自己的傷害,是接納真實的感受的第一步。但放過自己,不要讓自己繼續(xù)受傷害,是更重要的一步。
先讓自己不受傷害,保護自己,為自己創(chuàng)造療傷的空間,等到自己足夠強大了,再回頭來看看有沒有重新修復的可能。所以,我們第一步,是先要承認自己真實的感受,然后學會照顧自己、放過自己。
我受的責罵、挨打,會讓我很容易恨別人,我不想要自己變成這個樣子。當我成為媽媽后,我要變得跟我的父母非常不一樣。
“我不想要自己變成這個樣子”,這句話講得真好,這是拿回自己生命的主控權(quán)。成年人的人生可以自己決定,可以決定自己不受父母的影響,不讓自己變成自己不喜歡的人。把自己生命的主控權(quán)拿回來,想辦法擺脫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因為自己人生的路還是要自己走的,父母也不能代替我們。
我常常覺得愛人比被愛更有力量,因為當你付出愛的時候,你是一個行動者、照顧者,你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強大、更勇敢,生命變得更有力量。
為人父母就好像重新走一趟童年,看著自己的童年深深受到父母的影響,很多東西不是自己可以決定的,但是當我們變成父母后,在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中,我們內(nèi)在的小孩也會被呼喚出來,如果我們足夠溫暖,就能療愈自己的內(nèi)在小孩。
媽媽對孩子早年的影響確實是很大的,有些媽媽自己的狀況不好,帶給孩子很多痛苦和陰影。有人說,如果上天給你安排一個不好的媽媽,那你這輩子就是來修煉靈魂的。表面看起來,這些受傷害的孩子會很痛苦,會有疾病產(chǎn)生,會有心理問題產(chǎn)生,但是走過這個過程,也是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無論如何,我們終于長大成人了,作為孩子的任務(wù)已經(jīng)結(jié)束,可以為自己而活了。我們是成年人,可以想辦法把自己生命的主控權(quán)拿回來,在各種經(jīng)歷中,錘煉出我們勇敢的靈魂。
讓我們一起變得勇敢,想辦法讓自己的人生走向自己希望的方向,想辦法讓自己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luò),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359393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63480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53673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412962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617543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