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跟一對好朋友見面,他們剛結(jié)婚不久,聊起近況。
男的訴苦說,老婆出差一個星期,他整個人都不好了,吃飯睡覺工作都感覺不自在,老婆一回來,他就滿血復(fù)活了。
女的在一旁笑著說:“我倒沒什么不適應(yīng)的。”
聽完這個對話,我表示非常驚訝。
問題在于,這位男性朋友在我眼里是非常獨立強大的,他事業(yè)有成,社交達(dá)人,還做得一手拿手好菜,他竟然會這么依賴妻子?
在那之后,我又找了幾位已結(jié)婚的朋友聊了聊,發(fā)現(xiàn)這竟然是一個普遍現(xiàn)象,短暫分開后在情感上先不適應(yīng)的總是老公,而不是老婆。
你或許會說:“還不是因為妻子在家干活更多。”然而他們當(dāng)中反而是丈夫干家務(wù)更多(閨蜜們嫁的都是新世紀(jì)好男人?。?,但分開后更不適應(yīng)的,還是丈夫。
這個現(xiàn)象令我感到非常好奇。
在我印象里,男人通常是一離開老婆就撒歡的那一類:
相反,女性一離開伴侶就會無比思念,每日苦苦等候伴侶回家……
究竟這些觀念是不是被影視小說給洗腦的結(jié)果?有沒有研究數(shù)據(jù)可以參考?為此,少女上周埋在文獻(xiàn)里苦苦探索,還真找到了不少有意思的研究。
下面,我們就來正經(jīng)地談?wù)?a href='http://www.bjsmtg.com/zhuanti/keyword/qinmiguanxi.html'>親密關(guān)系里,誰更離不開對方。
01
男性更 “專一”?
談戀愛或者結(jié)婚以后,心情不好你會找誰說呢?生活遇到挑戰(zhàn),你會從哪里獲得支持和力量?
研究發(fā)現(xiàn),男性將愛人作為主要社會支持來源的可能性,是女性的兩倍。
一項來自美國新英格蘭研究院的報告顯示,49%-65% 的男性會將伴侶作為主要的知己,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找伴侶傾訴,并且獲得伴侶的支持;而只有 20-26% 的女性會這么做。
其中,24% 的男性甚至將愛人當(dāng)作“唯一”的情感支持來源,而只有 6% 的女性會這么認(rèn)為。[1]
為什么會這樣呢?
一方面是因為女性的社交圈比男性更大、更廣泛??吹竭@你可能會非常疑惑,傳統(tǒng)上總覺得男性在職場上打拼,社交面應(yīng)該會比女性更廣。但實際上并非如此,男性的社交圈更多是一種“事務(wù)性”的,可能微信加了很多人,但聊的上天的沒幾個。
女性就不一樣了,女閨蜜就有一群,同事之間、老同學(xué)之間、甚至鄰居之間,都可以成為親密的伙伴。
另一方面,社會存在普遍的男性規(guī)范,例如“男兒有淚不輕彈”等,導(dǎo)致男性會要求自己表現(xiàn)出更自立、堅強的一面,軟弱的時候也更不愿意承認(rèn)自己依賴他人。并且,男性的自我暴露水平更低,他們通常不輕易向外人敞開內(nèi)心。
然而,這種男性規(guī)范在戀愛中就失效了,因為戀愛關(guān)系被男人認(rèn)為是自己唯一可以“軟弱”的領(lǐng)域,或者說唯一接受自己“軟弱”的領(lǐng)域。很多男性表示,他們只會在女友或者老婆面前,表現(xiàn)出最真實和脆弱的一面。[2]
正是因為這些性別差異,導(dǎo)致男性更 “專一”。也就是說,對于很多男性來說,愛人真的是自己唯一依賴的知己。
02
男人更 “粘人”
大家普遍的刻板印象,會覺得女性更離不開男性。
但從數(shù)據(jù)上看來,單身男性的幸福感、生活滿意度普遍低于單身女性,而有伴侶的男性的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卻高于女性;[3][9]
并且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決定人們孤獨感的因素在于每天跟女性接觸的時間。一個男人,每天與女性接觸的時間越長,他們的孤獨感會越低。[4]
也就是說,其實男人更離不開女人,他們也更依賴女性伴侶。
再者,情侶或者夫妻分開后,誰更難適應(yīng)呢?
我們可以從老年夫妻身上找到答案。
研究表明,在喪偶之后,男性幸福感的下降會比女性快很多;同時,男性孤獨感會比女性更強烈。[5]
也因此,在老年喪偶之后,女性的平均壽命會比男性更長,身心的健康也能維持更高的水平。[6]
換句話說,失去了老伴,老奶奶們還可以找到情感的補償,正常生活下去;而對于老爺爺們來說,失去了老伴,似乎就失去了靈魂的支柱。
(突然想到男朋友老去的樣子,有點心疼了……)
這種孤獨感和 “粘人” 的表現(xiàn),其實從結(jié)婚開始,就會體現(xiàn)出來了。
就好像我前面所說的那對朋友,在分開之后,丈夫通常會感覺到更加孤獨,更加難以適應(yīng)。
03
既然如此,為何還總說男人“花心”?
寫這篇文章時,少女把這些觀點跟閨蜜聊了聊。
我們之間有了一番對話,其中一段特別扎心:
我想不少人都有跟她相同的想法。很多時候,我們總覺得出軌的大部分都是男性,男人就是花心大蘿卜。
這又有什么根據(jù)呢?
一篇發(fā)表在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的研究中,心理學(xué)家試圖找到男女在 “不忠行為和動機” 上的差異。[7]
該研究中的 “不忠” 包括了性關(guān)系以及情感上的出軌,也就是說,無論你是愛上了伴侶之外的另一個人,還是跟伴侶之外的人滾了床單,都被定義為 “不忠”。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男女在不忠行為上并不顯著差異,但是在動機上卻存在顯著差異:
女性更可能因為對另一半不滿而出軌;男性則更可能因為性的渴望而出軌,并且更愿意承認(rèn)自己的性不忠。
所以,我們常說的男性花心,跟本文前面少女提到的男性專一,或許也不矛盾。
男性確實在性關(guān)系方面更容易受異性的誘惑,但是在情感上,他們也確實會更加依賴另一半。
當(dāng)然,在這里我們也必須要說,感情中出軌的人,畢竟是少數(shù)。大部分的愛情中,人們還是傾向于在吵吵鬧鬧中仍保持忠誠的。
寫在最后
這些研究似乎很反常識,人們印象里總覺得女人要依賴于男人來謀求幸福。
是因為在過去,男性主導(dǎo)了經(jīng)濟大權(quán),女性依靠男性的經(jīng)濟扶持;但如今,很多女性都走向經(jīng)濟獨立,在感情中她們也不再是弱小的依附者。
想對女孩子們說,你才是親密關(guān)系的主導(dǎo)者,是真正的精神支柱,不要讓 “女人動了真感情之后就會被拋棄” 一類的刻板印象影響你的安全感。
另一方面,少女也想對男性朋友們說,承認(rèn)自己依賴伴侶也并不是一件 “丟臉” 的事(當(dāng)我們卸下“男兒當(dāng)自強”的包袱后,或許可以活得更快樂)。
甚至可以說,忠誠的好男人更會依賴妻子,同時也更加照顧妻子。
最后,想跟大家補充一個小研究:
心理學(xué)家通過日記法,歷時 6 個月追蹤了 169 對夫妻的日常互動。[8]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其實男性和女性給伴侶的支持?jǐn)?shù)量并沒有差異,但是,妻子往往會在丈夫壓力更大的日子里提供更好的支持。然而,當(dāng)妻子壓力大時,丈夫則可能會表現(xiàn)出回避或者否定。
所以,男性和女性在愛情中給予對方支持的能力并沒有差,只不過,男同胞們給予支持的時機或許不太對。
下一次,在妻子或女友最需要你的時候,請陪在她身邊,好好愛她吧。
References / 少女的參考資料:
[1] New England Research Institutes. (1997). Gender differences in social supports: Data from the Massachusetts Male Aging Study and the Massachusetts Women’s Health Study. Network, Spring/Summer, 12
[2] Stronge, S., Overall, N. C., & Sibley, C. G. (2019).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relationship status, social support,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33(7), 819.
[3] Nelson-Coffey, S. K., Killingsworth, M., Layous, K., Cole, S. W., & Lyubomirsky, S. (2019). Parenthood is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well-being for fathers than mother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45(9), 1378-1390.
[4] Wheeler, L., Reis, H., & Nezlek, J. B. (1983). Loneliness, social interaction, and sex ro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5(4), 943.
[5] Chipperfield, J. G., & Havens, B. (2001).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ital status transitions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later life.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56(3), P176-P186.
[6] Helsing , K.J. , Szklo , M. , & Comstock , G.W . ( 1981 ).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after widowhood .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71, 802 – 809 .
[7] William, D., Barta, Susan, M., & Kiene. (2016). Motivations for infidelity in heterosexual dating couples: the roles of gender, personality differences, and sociosexual orientation.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2(3), 339-360.
[8] Neff, L. A., & Karney, B. R. (2005). Gender differences in social support: A question of skill or responsive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8(1), 79.
[9]黃顯龍. (2018). 婚姻滿意度相關(guān)因素分析.天津財經(jīng)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luò),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973778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65591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9170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492729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096583 人想測
免費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