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色偷偷尼玛图亚洲综合-97国产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A片无码视频不卡

綠帽情節(jié) - 解讀性嫉妒中的男女差異
作者:ARitaOfPsych 2020-11-19 10:30:31 兩性心理

大家好,好久不見,我們今天來談一談演化心理學對“性嫉妒”(sexual jealousy,也就是被戴綠帽之后的反應) 行為的解讀。

劉三娘是一個遠古人類,女性,喜歡綠色;

黃二串是一個遠古人類,男性,不知道喜歡什么顏色,反正不喜歡綠色。

黃二串和劉三娘都是人類,他們的生物本能使得他們都想要一個小孩來繼承他們的基因。

于是劉三娘就思考了起來:我生一個小孩,首先需要十個月的懷孕時間,在懷孕的過程中,我不方便出門找吃的,所以如果沒人管我的話,我就餓死了,我的小孩也跟著死了;第二,我生產(chǎn)的時候,風險很大,如果沒人管我的話,我生著生著就生死了,我的小孩也跟著死了;第三,如果我生了小孩,小孩辣么小還瞎幾把亂叫,如果沒人管我的話,隨便引來個大野狼什么的我們就一塊被叼走了。

所以如果我要生孩子,那么我很有可能會餓死或者生死或者被叼走,哎呦,風險太大了,我得找個有能力的男性看著我,給我食物。我看隔壁那個黃二串就不錯,他是我們這個群體里最會打獵的人,存貨很多,很可靠,長得帥,不像有基因病的樣子,而且擅長打架斗毆,不會被鄰居王八綠輕易打死。很好,我決定去跟他談一談,生一個他的小孩,延續(xù)他的基因,而作為交換,他也要保護我們,給我提供資源,讓我不會餓死生死或者被叼走。

這個時候,我們會想,劉三娘為什么這么機智,生個孩子好像做交易一樣算那么清楚呢?那是因為其他不會算的女性都已經(jīng)餓死生死或者被叼走了,劉三娘能這樣想是因為她從她母親那里遺傳來的本能,能保她不死。

綠帽情節(jié) - 解讀性嫉妒中的男女差異

但是劉三娘有一件事有些擔心,她擔心黃二串嘴上答應照顧,但是會在她生產(chǎn)的時候帶著他的小姨子跑路,從而不再給劉三娘和小孩提供生存資源。于是,劉三娘就特別在意起黃二串的行為,如果看到黃二串對其他女性表現(xiàn)出情感上的依戀,那么她就會本能地開始緊張。

黃二串跟劉三娘認識了一段時間,認為這位人類女性很好,身體健康,吃的很多,所以對她很有好感。這天劉三娘來找他討論小孩的事情,他們兩個暗搓搓一合計,覺得這個idea非常nice,于是就決定一起生小孩。黃二串思考了一番,雖然劉三娘要求自己投入大量時間精力體力來照顧她們,但是生產(chǎn)兒童本身并不會大幅提高黃二串自身的死亡風險,最后還能獲得一個攜帶自己基因的人類兒童,這個事情很公平,很好,以后要好好干活。

然而黃二串也有擔心的事情。不像劉三娘,他永遠不可能保證劉三娘生下來的小孩一定就是他的。由于劉三娘一年四季都能受孕,而且懷孕到生產(chǎn)的時間存在個體差異,小孩生下來跟父親長得像不像也是見仁見智的事,所以黃二串有點虛:劉三娘好像老跟隔壁的王八綠交流,這可不是一件好事情,我得防著他們獨處,要不我明天先去打爆這個孫子好了。于是黃二串會傾向于觀察劉三娘的動向,提防劉三娘與其他男性發(fā)生性行為并對此非常敏感和緊張。(Paternity Uncertainty; Thornhill and Gangestad, 2008)

我們發(fā)現(xiàn)黃二串也是天生非常懂得如何與劉三娘交易,并且警惕其他男性的行為。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不警惕的男人的小孩都不是他們的,他們的基因傳遞不下去。

這里插一個有趣的事實:在各國的調查中,相比同輩份的其他老人,一般外祖母(母親的母親)留給外孫的遺產(chǎn)最多,并且最愿意照顧外孫:這是因為女性可以保證自己的孩子一定是自己的,所以自己女兒的孩子就一定會攜帶自己的基因,也就是“外孫一定是親外孫”。以后我們的女性讀者想跟別人套近乎,可以說:“你可比我親外孫還要親”,那就真的是特別親了,別人一定特別感動。

綠帽情節(jié) - 解讀性嫉妒中的男女差異

就這樣,黃二串和劉三娘在經(jīng)歷一系列思考之后,決定生小孩。這小孩既是雙方博弈的產(chǎn)物,也是人類沒有被淘汰的證據(jù),所以非常的好。

黃二串和劉三娘的故事來自于演化心理學家的猜想(注意是猜想,不是定論):David Buss在1992年發(fā)現(xiàn),在被問及“當你的伴侶背叛你,你會有和感想”時,男性和女性的答案存在差異。對女性來說,如果自己的男性伴侶對其他女性產(chǎn)生了感情,從而背叛自己的話,那么相比于其他女性發(fā)生性行為,女性會產(chǎn)生更多的性嫉妒;而相反對男性來說,自己的女性伴侶對其他男性發(fā)生性行為會讓他們更加嫉妒。

通俗點說就是女性更在意對方精神出軌,男性更在意對方身體出軌

這一現(xiàn)象能夠支持我們對遠古黃二串劉三娘的假設:劉三娘不怕黃二串日了小姨子,而更怕黃二串對小姨子產(chǎn)生感情,放棄自己,轉而給小姨子提供物質支持,導致孩子死亡,自己的基因傳不下去;黃二串不怕劉三娘愛上隔壁王八綠,而害怕劉三娘與王八綠夜夜笙歌,而導致孩子不攜帶自己基因,自己的基因傳不下去。

那么這是不是說明我們男女分工不同,而我們社會中的刻板印象,性別偏見和歧視都是合理的呢?

看好了!?。。?!不是?。。。。。。。。?!不是?。。。。?!演化心理學不背鍋?。。?!不許叫我回家生孩子!?。。。。?/p>

在后續(xù)研究中,心理學家將社會中存在的性別刻板印象也一起設計進了實驗。要知道,性別偏見是我們社會化之后學到的東西,也就是人類自己創(chuàng)造的概念。這一實驗的目的在于弄清男女在性嫉妒中的差異有多少是來自生物本能,又有多少是后天在社會中習得的。

David DeSteno和Peter Salovey (1996) 提出,在解釋性嫉妒問題的時候,被試傾向于認為“男性的性行為可以與愛無關,而女性如果與他人發(fā)生性行為就一定是因為超級愛對方”,所以女性一旦與伴侶之外的人發(fā)生性關系,就會被人為是身心雙重出軌,于是更令人難以接受。

然而沒有任何研究表明女性的性行為一定與愛捆綁;女性完全可以為了上床而上床,所以這種思想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于百年來男權社會提倡女性性壓抑的結果。

考慮到這一點,David DeSteno和Peter Salovey使用了統(tǒng)計方法來控制“性別刻板印象”這一變量,當這一變量被控制不變后,我們發(fā)現(xiàn),男女對于性嫉妒的反應差異不再顯著,不再顯著,不再顯著。

也就是說,男女對于伴侶出軌這件事上的差異,很大一部分是來自于人類自己創(chuàng)造的性別偏見。

這一結果似乎與我們舉的例子相沖突,不是說好了劉三娘跟黃二串都賊能算計嗎,不能算的不是都死了嗎,不是說好了這是生物本能嗎?難道是心理學家自己打臉嗎?難道就沒有一個結論可以融合這兩個發(fā)現(xiàn)嗎?

綠帽情節(jié) - 解讀性嫉妒中的男女差異

為了融合這兩個看似沖突的實驗結論,演化心理學家提出了一個假設:生物本能是存在的,所以男女在面對伴侶出軌時確實有一定天生的差異。然而這種差異一開始本身其實并不大;人類慢慢發(fā)展,逐漸脫離動不動就掛掉的危機,人類開始為自己思考,不同群體開始博弈以實現(xiàn)利益最大化,而其結果就是各種人造概念的產(chǎn)生,用來服務不同群體。

性別偏見就是其中之一,伴隨社會發(fā)展,這一概念被逐漸被放大,并延伸到各個領域,用于解釋或加劇某一性別的某種行為傾向。而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男女差異,就是當初不同傾向被社會概念放大或歪曲的結果 (DeSteno & Salove, 1996)。

這也是我想表達的另一個觀點:有一些心理學媒體打著演化心理學的旗號來正當化性別偏見,比如“女性二十幾歲的時候在職場上存在生理優(yōu)勢,自動吸引男性為其投資,成就其實與個人能力無關”,“男人比女人更注重配偶的忠誠度,因為處女膜存在的原因就是讓男人可以驗證女性的性經(jīng)歷”等等。然而我們要明白這些推論是在“使用社會偏見來解釋社會偏見”,就好像用一個神話故事作為證據(jù)去證明另一個神話故事一樣,非常站不住腳,看著簡直好笑。

確實,目前為止我們發(fā)現(xiàn)的證據(jù)可以支持男女在認知上的確存在天生的不同,而通過這種差異,一些科學家推測出了劉三娘和黃二串的故事。然而,沒有心理學家敢保證這些不同真的出自“生物天性”。

第二,就算是生物天性,我們離解讀性別差異的根本原因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肯定不是“自古女人參與雄性競爭肯定嫁不出去所以聰明的女的都滅絕了”這樣的推理過程。

第三,隨著統(tǒng)計學方法的成熟,人為制造的性別偏見已經(jīng)可以通過數(shù)學計算出來,我們同時也能發(fā)現(xiàn),其實男女認知和行為上的諸多不同,很大一部分都來自后天的學習,而不是天性。

最后,人類在能夠思考后,行為就變得不再單受生物本能的引導,而會受到多層次環(huán)境的影響。也許演化心理學可以解釋一些人類的行為,但是不代表我們就一定要服從這些規(guī)律。打個比方,假如研究發(fā)現(xiàn)女性天生比男性更喜歡兔子,那么我們就要禁止男性喜歡兔子嗎?人可以思考,可以選擇并控制行為,所以演化心理學對人類行為的解讀更多的是學術上的探索,而不是用于引導人類的行為或給人類指明方向的。

所以,但凡濫用演化心理學來推崇性別偏見的,或者打著基因啊遺傳啊的旗號,利用社會刻板印象來解讀兩性差異,往我們的男性和女性脖子上套枷鎖的,就非常不好,非常不好,非常不好。

朋友們要小心。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最新測試

  • 抑郁癥產(chǎn)后抑郁無性婚姻抑郁癥測試雙向情感障礙俄狄浦斯情結自卑心理心理測試綠帽情結聊天依賴型人格回避型人格PUA智力測試強迫癥源碼負面情緒性取向霍格沃茨職業(yè)性格智商存在主義情商測試容貌焦慮焦慮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