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有好頭腦還不夠,重要的是要善于使用它。
——勒內(nèi)?笛卡爾
我們經(jīng)常聽到有人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每次看到和聽到這句話時,我們都深以為然,然后忙不迭地匆匆回想一下之前所做的令我們不甚滿意的選擇,興許有時候還會在心里激起小小的漣漪。但是“理智”的我們是絕不會讓這樣“無謂”的思考占用我們太多時間的。自然也不會花時間去思考下一個需要我們努力去實現(xiàn)的目標,以及實現(xiàn)目標的正確方向。
我們都太忙了,以至于根本沒有時間去深入思考?還是因為我們懶得去承受深入思考過程給我們帶來的不安?抑或是我們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去做深度的思考?不管你是哪種情況,凱茜?拉舍在她的書籍《深度思考?讓所有事情都能正確入手》中都給了你值得參考的答案和方法。
1、關于深度思考的意義
關于深度思考的定義,大多數(shù)觀點認為,它是一種具有特定目的的經(jīng)驗學習過程。從定義來看,首先深度思考是以目標為導向的,不是漫無目的的思考;其次它是一次經(jīng)驗學習的過程,思考的過程是經(jīng)驗的學習和積累。
試想一下,如果你一直用同樣的方法做事,又想要得到不同的結果,結果當然不會如你所愿。如果你不愿意按下暫停鍵,誰也沒辦法讓你做出改變。
即便是在時間上有微小的投入,也會給你帶來更大的收益。哈佛大學一項研究指出:“哪怕只進行十分鐘的深度思考,也能顯著提高學習和做事的效率。”
從如下的深度思考圖譜可以看到,由左邊開始按照流程進行下去時,花在正確步驟上的時間會隨之增加,需要承擔的壓力會逐漸減少。我們需要從簡單操作開始,對已經(jīng)做出的假設提出質疑,然后把時間有效投入到深度思考的練習中。
思考的程度越深,你把時間和精力花在正確方向的可能性越大,能夠更好地規(guī)劃和管理時間、分清主次,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
2、樹立建立深度思考習慣的長期目標
讓人們意識到深度思考的積極作用或許不算困難,但是想要養(yǎng)成深度思考的習慣卻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深度思考技能易學但難精,需要我們不斷地刻意練習。
回憶一下,你現(xiàn)在擅長的某項技能,其學習過程是不是大抵也經(jīng)歷了從無所適從的起步到熟能生巧的漫長過程。技能學習的過程大致會經(jīng)歷四個階段,無意識的競爭力缺乏階段、有意識的競爭力缺乏階段、有意識的競爭力提升階段和無意識競爭力提升階段。
當我們面對一項新技能時,可能對自己在該項技能上的無知毫不知情,也不了解它對我們意味著什么;只有當我們了解到這項技能從入門到精通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時,才會意識到自己競爭力的缺乏;然后我們付出大量的努力,有意識地提升自己的競爭力;直到我們無意識的就能純熟地使用該項技能。
深度思考的習慣也是要經(jīng)歷這么一個漫長的過程。特別是當你長期以來的學習和溝通模式并沒有深度思考習慣時,可能需要更多的練習。
霍尼和馬福德提出了學習過程中的四種模式:激進者、反思者、理論者和應用者。盡管學習方式因人而異,但只有將四種模式結合起來使用才能產(chǎn)生更大的效果。
激進者通常是喜歡通過實踐學習的人,敢于迎接挑戰(zhàn),潛在的缺陷是不會花時間權衡其他可能性;反思者通常喜歡通過思考來學習,擅長傾聽和組織信息,但可能會畏首畏尾,錯過機會;理論者偏好尋求理論支持,重視邏輯和客觀,缺陷是對模糊性事件容忍度低;應用者比較關注實際利益,會在實踐中驗證事物,缺陷是在處理問題時不會思考周全再行動。
凱茜?拉舍提出來的用于訓練深度思考的EDGE-it思考模式,就是建立在充分利用這四種學習模式優(yōu)勢的基礎上的。
3、EDGE-it思考模型及其應用
EDGE-it思考模式是一種以目標為導向的思考流程,可以被應用到包括教育、心理咨詢和商業(yè)等各種行業(yè)環(huán)境中。同時它可用于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三個時區(qū)中,并得到不同的效果。
E:Experience —— 總結經(jīng)驗 深度觀察自身經(jīng)驗
第一個階段需要我們注意抓住總結經(jīng)驗的機會,同時要高度精準地對“經(jīng)驗”進行描述。注意經(jīng)歷產(chǎn)生的時段內(nèi)發(fā)生了什么、過程中有誰參與,也需要注意表層外的東西,總結更多來自身體和情感上的經(jīng)驗。
記錄過程和經(jīng)歷?;貞浤扯谓?jīng)歷,把所有有關這段經(jīng)歷的事件和感受寫出來,完整地進行描述。要有情感上的描述,同時也要有身體上的感受。
收集事實與感受。將注意力集中在三件事上,分別寫下當時聽到的和看到的是什么?當時你正在做什么?什么感受?
切換不同的視角。嘗試從不同的視角收集信息,加深理解??梢越梃b別人,也可以情景假設。
借鑒別人時可以考慮能給你提供建設性意見的人。如跟你經(jīng)歷同一事件的人,或者跟你有過相似經(jīng)歷的人,可以咨詢他們是如何處理的;也可以是對你這段經(jīng)歷有所了解的人,如果是他,他又會怎么做。
情景假設可以生成不同的視角,可以參照身邊的熟人,也可以是虛構的人物。這個方法非常有趣,我曾經(jīng)有段時間會時不時、不自覺地將自己對事件的處理方式,假想到紅樓夢中某個個性人物身上,同樣的情景下,她們會怎樣處理?;蛘哂成涞轿疑磉呍?jīng)或現(xiàn)在出現(xiàn)的某個自己很欣賞的人,想象這種情況下他們會怎么處理。切換視角可以讓我更加理性和全面的分析和處理事情。
D:Deliberate —— 深思熟慮 對經(jīng)歷的意義深入理解
深入基底地追問相關問題,去除表面的描述,思索自己能從中學習的知識,能理解不同層面的隱含意義。最好能用問答的方式幫助自己獲取進步和改善。
自我深思寫作。這是一種可以獨立完成的深思方式,將你認為需要考量的經(jīng)歷寫下來,并確??剂康膯栴}與經(jīng)驗相關。然后通過這些問題,一一作答,引導自己進行深入分析。
人際深思寫作。就某一段經(jīng)歷和另一個人或者多個人展開對話,當然必須確保自己思考的事情是正確的。將與他人交流的結果或獲得的視角、反思等信息記錄下來。
詩歌或者引文。文學作品的魅力之一便在于不同的人、或者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心境下會有不同的理解。我們可以在熟悉了某段經(jīng)歷后,寫下你選擇的引文或詩歌,以及閱讀這段文字時產(chǎn)生的想法。為了拓展思考,也可以反過來,記錄閱讀到這段文字時產(chǎn)生的想法和感觸,分析為何會選擇它。
G:Generate —— 泛化選擇 給下一步行動創(chuàng)造諸多選擇
在這一階段,你需要為自己下一步的行動做出更多的選擇,制定出大量可供選擇的方案。同時,你需要不斷地轉換自己的視角,從不同角度去看待問題。
關鍵問題在于你可以采取哪些不同的做法,而不是在很多顧慮的情況下列出應當采取哪些做法。非常類似于我們經(jīng)常采用的頭腦風暴的模式,在泛化方法的過程中不采取評估和檢測,盡可能多的列出選項。
在泛化選擇的時候也可以選擇水平思考的方式列出選項。不管是哪種方式,第一步都需要我們列出盡可能多的選項。然后再進行分析和評估,從眾多方案中選擇可行的、同時符合你的想法和價值需求的方案。
E:Execute —— 采取行動 評估選項,選取下一步行動
第四階段,需要在第三階段泛化出來的多種選擇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案組,制定出一份完整的行動計劃,并果斷地執(zhí)行。這部分也是EDGE-it思考模式最為關鍵的階段。
將選擇轉換為行動時,可以將你選擇好的方案按照執(zhí)行的難易程度進行分類,并評估各個方案對于實現(xiàn)目標的影響效果。然后分別填入如下的二維表格中。
按照這樣的方式選擇出來的方案是你需要付諸于行動的方案,也是遵循你自己的意愿的方案。接下來就要認真開始執(zhí)行了。如果你對自己選擇的方案還沒有足夠的信心,也可以試著探究和重新審視正在考慮的行動方案,將決心等級從1到10進行細分,評估自己的決心。再調(diào)整一下自己的方案。
It:iterate —— 循環(huán)往復 從第一步開始重新迭代
這一階段是指對前面四個階段的重復循環(huán),重復深度思考的循環(huán)模式,能發(fā)現(xiàn)更多具有價值的選擇。
這個過程中需要我們思考過往的經(jīng)歷對我們有多重要,探究我們到底該如何從上述思考模式中總結經(jīng)驗,了解采取行動對自身的意義。循環(huán)時可以檢測是否有遺漏的地方。再次循環(huán)時,可以總結上次采用這種思考模式積累的經(jīng)驗,哪些部分比較困難,下次怎么更好的應用等。
當然必須要肯定自己采取的行動,如果有所遲疑,那么為了排除選取的方案是否最優(yōu),可以回到第二階段和第四階段重新思考。可以從備選方案中思考阻礙自己行動的原因。
4、總結
思考是世界上最艱苦的工作,也正因為如此才鮮有人愿意從事這項工作。
——亨利?福特
在社會分工日趨細化,市場競爭日趨激勵的當下,越來越多的財富掌握在少數(shù)人手中,深度思考能力對于普通大眾既重要又稀缺。
缺乏深度思考,文人不能寫出有洞見有深度的作品;缺乏深度思考,科研人員不能在技術上有所創(chuàng)新;商人不對自己的行動加以深度思考,可能導致決策失誤;作為普通大眾,如果不定期進行深入思考,只顧埋頭苦干卻不抬頭看路,只會淪為被收割的一波一波的韭菜。
既然深度思考如此重要,而養(yǎng)成深入思考的習慣確實不易。那么,我們不妨從下面步驟慢慢突破。
從小事開始,每次給新習慣增加一點新內(nèi)容
從自身角度出發(fā),堅持努力
保有責任感,至少告訴你自己,你的目標是什么
保持初心,隨心而動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2501789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9210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11299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1159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81268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