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抑郁癥已經(jīng)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困擾了,對很多人造成了傷害,而造成抑郁癥的原因也是有非常多,其中過度關(guān)注后的忽略可能會引發(fā)抑郁癥,這句話可能有些人不是很理解,但是確實一個很多人的經(jīng)歷,自我消亡與抑郁也是需要了解的!
過度關(guān)注中的忽視,需要被看見
很多陷入抑郁的人,都曾經(jīng)歷過漫長的在被過度關(guān)注中,嚴(yán)重被忽視。
就是身邊有人圍著你轉(zhuǎn),時刻關(guān)注著你,看著你,卻從不會理解你,永遠(yuǎn)無法真正看見你。
如果從小沒人管你,總是讓你一個人待著,你也會感到被忽視,但這種疏離中的忽視,至少讓你可以保有自己的空間,沒那么多被侵入感。
而過度關(guān)注中的忽視,才是最痛苦的。
這種痛苦,極為隱秘,深層壓抑,難以描述,它被罩上愛的外衣,它滋生于最親密的關(guān)系之間,它不允許被表達,甚至不允許你去感知它,否則,你會背負(fù)愧疚,會忍不住攻擊自己。
這份難以言說的痛苦,像是會使免疫系統(tǒng)瓦解的慢行疾病,漸漸將你的意志力摧毀,讓你喪失社會功能,深陷抑郁之中。
在醫(yī)院精神科進修時,看到許多患上抑郁癥的病人,大多在漫長的歲月里,經(jīng)受著這種痛苦。
他們在這種隱秘痛苦中,漸漸變得空洞,沉默,隔絕,不再有存在感。
他們仿佛被一個堅韌的塑料膜罩住,膜內(nèi)空氣稀薄,令人窒息。
膜不僅阻隔空氣,還阻隔聲音,任他們在膜內(nèi)尖叫吶喊,都無法被膜外的人聽見。
最終他們不得不放棄,干脆割掉自己的感覺,讓自己空掉。
空久了,會喪失生命感。
所以,無論如何,需要活過來。
自我是如何在不被理解中消亡的?
“你好,怎么稱呼你呢?”
“叫我K吧,Kid的K,我今天會聊到L,Love的L。這樣詮釋我們的稱呼是不是很滑稽?但這是我能聯(lián)想到的最好詮釋了。今天我想分享的感受,就是和L朝夕相處產(chǎn)生的感受?!?/p>
“嗯嗯,是什么樣的感受呢?”
“很痛苦,特別特別痛苦。”
“特別特別痛苦,包含什么感受呢?”
“開始并不知道包含什么,可以說是,已經(jīng)沒有感覺了……”
“沒有感覺也是一種感受,沒有感覺的下面總是埋葬了很多感受?!?/p>
“空,整個空掉了,仿佛胸口被挖空了,靈魂不再住在身體里,身體變成木偶娃娃,被L操控著……”
“被操控著的木偶娃娃?那一定很難受?!?/p>
“木偶娃娃身體沒有感覺,幸虧它的心臟還有感覺……空洞,難過,焦躁,恐懼,憤怒,抓狂,歇斯底里……
“看上去L很愛你,無微不至地照顧你……”
“我就知道你會這么說!所有人都這么說!L做得太完美了,以愛之名,無時無刻關(guān)注我,關(guān)心我,將我緊密包裹,但我感受到的是被吞噬,讓我窒息,讓我抓狂……讓我死去!”
“死去?好恐怖。”
“特別特別恐怖,感覺一點點被吞掉,感覺自己在消失。好像遇到了攝魂怪,靈魂逐漸被吸走。被攝魂的感覺,你體會過嗎?那種消亡的過程,就是死亡,自我消亡了,你也就死了?!?/p>
“太痛苦了,你有告訴L嗎?”
“呵呵,縱使我講一萬次,L也不會理解我。你看著自己在消亡,還是無法表達,否則其他人只會覺得你矯情。當(dāng)你無論如何掙扎,都無法被理解的時候,你也就不愿意發(fā)聲了……“
“可又必須得發(fā)聲,為了讓自己活過來,你可以在這里講述?!?/p>
“活過來?呵呵,我從未在L那里活過,只要她在,我就會死去,我今天就是想講講我是怎么死去的。L總是圍著我轉(zhuǎn),總是看護著我,實際上看的并不是我。她的世界從來就沒有別人,只有她自己,她看到的我,其實是她心中的一個自己,或者說是她期待的一個人,她幻想的一個人,反正跟我半毛錢關(guān)系都沒有。L的能量很強,我在她面前會變得很弱很小,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她的眼睛像一個投影儀,會把她心中的那個人投射出來,而我是那個白板。當(dāng)‘投影儀’投向我,我自動就變成了一個白板,任她在上面顯現(xiàn)出她心中的世界。她幻想出來的‘我’有好有壞,有生動情感,但都不是我!更不是我的情感!她投射出的人越是鮮活,我就越是枯萎??偸潜惶秸諢粽罩?,總是承擔(dān)起白板的功能,能量消耗殆盡。最終,我變成了一具空殼,變成了L的木偶娃娃?!?/p>
“我體會了一下你說的這種感受,感覺做白板不但要抹殺掉自己作為一個人的感受,還要扮演另外一個人?!?/p>
“是的,極為諷刺的是,我過去根本就沒意識到我成為了白板,我以為我就是‘投影儀’中的人,我不知不覺成為了她的一部分,她的一個延伸,甚至只是她的工具。我根本就沒有被當(dāng)作一個人來對待,而我居然沒有意識到?!?/p>
“被愛著,被照顧著,但你發(fā)現(xiàn),對方愛的人并不是你,照顧的人也不是你?!?/p>
“是的,我陷入一個無人理解的孤絕空間,喊都喊不出來,我也不允許自己去喊,否則我會自責(zé)。即使喊出來,也無法被聽到!即使被聽到,聽到的人也只會覺得我無理取鬧,不懂感恩。我只剩下孤獨和絕望,漸漸地,連孤獨絕望都沒有了,什么感覺都沒有了,靈魂放棄了我,我只剩下空殼。哎,不堪回首……幸虧后來接受了心理治療,我才漸漸活了過來,今天才能夠把這些感受講出來?!?/p>
如何在自我消亡的危險中,自我保護?
被Love包裹的Kid,很容易讓我們聯(lián)想到父母與孩子的關(guān)系,的確如此,父母與孩子,更容易互動出這種感受,尤其是母親與孩子之間,所以說起L,我用了“她”。
比起父親,母親更容易過度關(guān)注孩子,且母親用自己的身體孕育孩子,更容易與孩子有共生感。
孩子在母親子宮期間的十個月顯然是共生的,那時候,母親感受自己,也就是在感受孩子了。
孩子剛出生時,母嬰共生的情感膠著,可以使嬰兒得到更體貼的照顧,這對嬰兒來說,是極為需要的。
而當(dāng)嬰兒長大,會漸漸發(fā)展出自我,這時就需要與母親分離了。
而這個分離的過程其實很痛,如果母親的人格結(jié)構(gòu)還固著在嬰兒自戀的狀態(tài),是很難放手孩子的,也很難真正看見孩子。
這段對話由K講述,呈現(xiàn)了K的痛苦,其實當(dāng)K痛苦的時候,L同樣有著相同程度的痛苦。
話說回來,差不多每個站在L位置的人,都曾是過去的K。L的孤獨,也是無人觸及。只不過一篇文章篇幅有限,今天只能共情一方了。
離開家庭關(guān)系,我們也很容易在外面遇見嬰兒般自戀的人,這樣的人只能自己跟自己玩,無法真正發(fā)展出除自己以外的關(guān)系,所以他們無法看見別人。
偶爾與如此自戀的人過幾下招,偶爾被當(dāng)作白板,不會損傷什么元氣,但如果你的配偶如此自戀,你的領(lǐng)導(dǎo)如此自戀,或者你的室友如此自戀,意味著你要與這種感受朝夕相處,那就十分虐了。
總是不被理解,自我會消亡。
無論走到哪里,與誰相處,自我都不會消亡,而是凝聚的,穩(wěn)定的。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luò),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98779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90975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9307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7403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689068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