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現(xiàn)代人都被焦慮所困擾,焦慮是一種很常見的心理疾病,它不僅會給我們的心理造成影響,同時也會給我們的身體造成很大傷害,雖然看似很嚴重,其實焦慮是可以通過我們自身的調節(jié)來逐漸擺脫的,如果你正在因為被長期焦慮所折磨,那么一定要了解一下,解決焦慮的方法有哪些?焦慮怎么辦?
一位日本醫(yī)生寫的書——《自律神經健康人50招》(臺版,天下出版):睡眠不好,是自律神經的問題。自律神經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個性急躁的人,通常副交感神經比較弱,這會影響睡眠、排便、血壓、心跳、血糖等等。
想解決焦慮,但讓我們心里放松,不要太急太快,可以從六個方面著手:
1、呼吸的控制。
在生活當中,隨時隨地對自己的呼吸保持一份注意力,并且刻意的把它拉長,就可以增加副交感神經的作用,讓自己能夠比較淡定一點。
尤其是如果能夠把呼氣的時間拉長到吸氣的兩倍,對于常常焦慮、煩躁的人來說,就是更理想的調解自律神經的方法。
而對于交感神經不發(fā)達、平常比較遲緩、容易抑郁、沉悶的人來說,瑜伽的快速呼吸法是比較好的。
2、走路比激烈的跑步對副交感神經更好。
所以,快跑適合平常比較慵懶、沉靜的人,焦躁的人適合用稍快一點的步伐走路(而不是跑步),來調節(jié)神經。
3、說話的語速放慢,同時不忘臉上時時帶著微笑。
即使心里不開心,也強迫自己微笑,再加上說話速度放慢一點,那么你的自律神經也會被調節(jié)到的。相較于微笑的神奇效果,生氣和恐懼是對自律神經最不好的刺激。
4、早上起來喝一杯溫開水,刺激腸胃蠕動,而且一定要吃早餐,三餐也要定時,確保自律神經定期定時的被刺激、調節(jié)。
因為腸道的健康對于自律神經也非常有影響,所以要常吃一些益生菌、乳酸菌保持腸道的健康。
5、走路的時候,保持胸腔和腰桿的挺直。
這也非常的重要。我以前姿勢很不好,時常含胸。練習瑜伽以后,長高了三公分,分別是后腳筋、后腰和胸椎被拉伸開來了,各拉長了一公分。
用正確的姿勢走路,放松自己的肩膀,張開手掌(不要緊繃手掌)可以讓一個人處在比較放松的狀態(tài)。
6、做所有的事情,都慢一點。
如果早上睡過頭的話,在刷牙的時候,可以特意地放慢動作緩解自己的緊張和焦慮。
安排所有的事情、時間,都留出半個小時寬裕的時間,免得日子天天過得像打仗似的,一個行程接著另一個,這就會讓自律神經處在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311923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478127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8779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00452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79253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