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色偷偷尼玛图亚洲综合-97国产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A片无码视频不卡

恐慌為什么會傳染?
作者:蔡伊童 2020-09-03 11:23:24 心理百科

鋪天蓋地的疫情信息大概是我們這些天生活最主要一部分了。微博,微信群,朋友圈,刷屏著各種角度的文章和謠言。就連人們談論的話題也都是關于疫情的。

不斷上漲的新增病例,武漢封城以及各地交通管控的消息不斷地刺激著我們的神經(jīng)。周圍的人都表現(xiàn)得焦慮而恐慌,甚至有些人感受到了頭暈,惡心等等生理上的不適。恐慌在迅速擴散,仿佛生活中每個角落都充斥著這種情緒,避無可避。

恐慌為什么會傳染?

這樣的感覺令人難以忍受,不安全感,無力感和未知圍繞著我們。

那么,恐慌為什么會傳染呢?我們?yōu)槭裁磿貏e關注這些消極信息呢?

恐懼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情緒,它和我們的生存息息相關。遇到生命危險而不恐懼的人恐怕早就被自然演化淘汰了。因此遇到像新冠肺炎這樣的疫情,我們感到恐慌是正常的。

Brothers在1990年提出了“社會腦假說”(social brain hypothesis),指的是“靈長類大腦存在著一個旨在認識和理解他人表情的神經(jīng)機制,在社會交往中人會通過該中樞迅速處理與他人相互作用的各種信息,從而能與他人進行有效溝通和交往。

簡而言之就是社會認知能力”(鐘毅平等,2011,p. 210)。也就是說,作為人類,我們有能力識別同類的表情和情緒,而恐懼也是其中的一種。我們會感受到他人的恐慌情緒。這樣的社會認知能力在某種程度上也能夠促進種群的發(fā)展,因為恐懼和焦慮的傳播有利于種群保持警惕,增加生存的概率。

恐慌為什么會傳染?

除了我們擁有能夠識別并感受他人恐慌情緒的本能之外,還有一個造成恐慌傳染的原因是我們的分享。

這次疫情帶來的實際上是失控感。沒有人希望失控。回想一下你上次因為期末考試,保研,或者找工作而焦慮崩潰的時候,是不是很大一部分來自于未知和失控?

恐慌為什么會傳染?

這種感覺并不好受。人們希望急于擺脫困境和痛苦體驗,重新獲得掌控感,因此就會做出不理性的應對行為。其中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將這些恐慌,焦慮和壓力傳遞出去,造成過度的擴散和蔓延,反而造成放大效應(徐凱文,2020)。也就是說,我們通過分享的方式把這些情緒釋放出去,獲得掌控感。并且在負面情緒中,有人能和我們一起感受總是會好于一個人承擔。分享原本是減輕負面情緒的有效方式,但是分享給非專業(yè)人士只能是增加恐慌,因為我們周圍的家人朋友也并沒有更好的應對方式。

了解了恐慌為何會傳染,再來看一下人們?yōu)槭裁唇?jīng)常關注消極信息。

這幾天我們身邊除了消極信息就是恐怖謠言。為什么我們這么關注負面的東西?明明應該不想看到才是???

恐慌為什么會傳染?

這實際上和大腦的運作方式有關。人類的大腦每天要處理非常多而繁雜的信息。如果每一條信息都仔細處理,大腦可能忙不過來,因此我們的大腦“偷懶了”——形成了一些解決問題的捷徑,這些捷徑被稱作心理啟發(fā)法(mental heuristic),幫助我們快速處理問題。通常,這些捷徑能夠很好的幫我們解決問題,然而,有時候它們會因為速度而犧牲掉準確性??傻眯詥l(fā)法

比如可得性啟發(fā)法(availability heuristic),指的是人們往往會根據(jù)接觸到事件的容易程度來估計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也就是說,一件事情越容易接觸到,我們就越認為它可能會發(fā)生。以這次疫情信息來舉例,鋪天蓋地的疫情信息,會讓你覺得疫情無處不在。疫情地圖看起來好像全國都被感染了。然而我們卻忽略了事件的基數(shù),擴大了概率。想想看武漢地區(qū)感染新冠肺炎的總?cè)藬?shù)對比武漢總?cè)丝谑嵌嗌??當然,這樣想不是讓大家可以放松警惕,只是不需要過度恐慌。

恐慌為什么會傳染?

確認偏誤

另一種認知偏差叫做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說的是人們喜歡接受驗證自己觀點的信息,而不是挑戰(zhàn)自己觀點的信息?;叵胍幌律弦淮文懵牭胶湍阆喾吹挠^點時候的感受?我們可能會去忽視,回避,否認,懷疑等等,總之很難很快接納。同樣的,如果我們覺得疫情很可怕,就會更加關注死亡病例等等消極的信息,而不怎么會去關注積極的信息。

恐慌為什么會傳染?

框架效應

最后還有一點。很多時候,同一件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但帶來的效果確截然不同。這被稱作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比如做手術,如果醫(yī)生說這臺手術的存活率是40%,那你是什么感覺?可能覺得雖然很冒險,但還是想嘗試一下。

但如果說這臺手術的死亡率是60%,你又會是什么感覺?可能覺得還是選擇保守治療,不做了。同一件事,為什么會給人不同的感受?因為人們對于“損失”的重視要比同等的“收益”大得多。人們對于“損失”更敏感,因為希望去規(guī)避和減少損失。對于此次疫情來說,舉一個不嚴謹?shù)睦?,那就是在幾天前死亡病例和治愈病例?shù)量相當?shù)臅r候,人們對于死亡病例的關注度遠高于治愈病例。。

恐慌為什么會傳染?

總結(jié)一下,恐慌之所以會傳染,是因為我們希望通過傳遞負面情緒來重獲掌控感,同時這可能也是一種本能的行為。而人們之所以容易關注消極信息,很大一部分來自于我們大腦的認知捷徑。(了解了這個,就不要再被自己的大腦“騙了”哦~雖然這是你的大腦告訴你的。)

恐慌為什么會傳染?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接受的信息太單一。因為疫情是熱點,所以周圍所有信息都是和疫情相關的,好像看看別的或者發(fā)發(fā)其他主題的朋友圈都會格格不入。再加上因為鼓勵大家少出門,活動減少,就只能通過手機獲取信息。

恐慌為什么會傳染?

不過,這正好是一個暫時放下手機的機會。你家是不是有蒙塵的吉他?上一次寫毛筆字是多久前了?水彩顏料是不是快干了?借著這個機會,畫畫,看書,彈琴,聽音樂,寫毛筆字,織毛衣,下棋,打牌桌游,做家務等等,都能過幫助我們關注于當下,獲得掌控感,減少焦慮和恐慌。

另外,分享感受是好事,不過可以選擇分享給專業(yè)人員,讓他們陪伴你的消極情緒。

參考文獻:

徐凱文.(2020).疫情帶來的恐慌與有效應對 [PPT].

鐘毅平, 范偉, & 張娣.(2011).人類社會認知的神經(jīng)機制:來自社會腦研究的證據(jù).心理科,34(01),210-214.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刪稿】。

  • 智商測試原生家庭心理學MBTI測試智商心理測試焦慮癥PUA綠帽情節(jié)分院測試產(chǎn)后抑郁恐懼心理叛逆樹洞源碼親子關系社交恐懼癥俄狄浦斯情結(jié)自愈能力抑郁癥測試社會心理學偏執(zhí)型人格情緒管理愛情挽回男人心理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