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出軌”這件事好像變得越來越普遍,我們身邊有很多人好像都“出軌”,并給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出軌只有零次和無數(shù)次”,并且網上還有關于對于出軌的人應不應該被原諒等等的話題,有時候我真的很好奇出軌為什么會上癮呢?并且還有很多出軌的人覺得自己是“正義”的!
有個調酒師說,他有很多的熟客是“出軌者”:出軌慣犯、老實人、偽君子、職業(yè)小三,也有被出軌者:全職太太。
在酒精的催眠下,他們說了很多心里話。
但無論在什么立場,他們對出軌表現(xiàn)出異常的包容,甚至還有點“合理”。
出軌慣犯:我承認我就是個渣男/渣女,我追求自由,我活得開心,別人怎么想跟我沒關系。
老實人:我在家像個孫子一樣,要是不通過出軌釋放壓力,婚姻遲早會崩潰,我也是為了這個家好。
偽君子:出軌這件事一定是雙方的問題,怎么能怪我一個人呢?
職業(yè)小三:男女之間就是各取所需,我得到我想要的,他們得到他們想要的,誰也沒吃虧。
在出軌者的眼里,他們的行為都是合理且正義的。
有的歪曲了自由主義,有的借口情緒發(fā)泄,也有破窗理論,還有公平交易法則。
而全職太太的的包容,一樣現(xiàn)實:男人在外面拼,難免有幾個小三,我已經見怪不怪了,只要他把錢都交給我就行。
發(fā)現(xiàn)共同點了嗎?沒有人打從心底認為,出軌是錯誤的。
騰訊的一份涵蓋60后到90后的問卷調查顯示,55.1%的人曾經婚內出軌,得知伴侶出軌,30.5%的人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65.7%的人則會選擇原諒出軌方。
為什么出軌的人那么多,原諒的人也那么多呢?
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我們?yōu)槭裁匆M入婚姻。
除了“搭伙過日子”的室友心態(tài),在心理層面上,我們有對親密關系、信任感、舒適度的情感渴求。然而能滿足這些渴求的人,不只有伴侶。
因此,一旦自我約束松綁,已婚者容易向外部尋求能滿足TA的人。
曾有朋友對我說過一句話:我們的婚姻沒有忠誠,不是我出軌就是她出軌,但日子會繼續(xù)。
出軌不可怕,把出軌當成婚姻必經的過程才可怕。
出軌只有零次和無數(shù)次的原因,在于出軌者的底層邏輯。
強道德約束會讓人不出軌。
沒有了道德約束,出軌者的眼里只剩下加減法。
“出軌的成本極低,但獲益極大,簡直是絕妙的生活調節(jié)劑!”
“我能征服一個新鮮的異性/享受一段甜蜜的關系/擁有一段嶄新的生活/參與一次絕妙的性體驗?!?/p>
“我只需要付出一丁點的罪惡感作為代價,就能得到這一切,劃算?!?/p>
這就是賭徒心態(tài):
我冒險贏了第一次,那么我就能一直贏。
這個心態(tài)難以被說服,即便我們給出軌列舉無數(shù)個壞處,可賭徒會堅定地認為:你說得對,但我是特別的,我會得到一切,并且不需要付出成本。
過度主觀且感性化的判斷,使得一次“錯誤”成了一種“癮”。
在缺乏道德約束感的基礎上,每一次出軌都會增強他們的自我意識:
你看,我又成功出軌了,我多么與眾不同啊。下一次還我會繼續(xù)出軌,繼續(xù)成功,永遠不被發(fā)現(xiàn)。
幾乎沒有一個出軌者會承認這些想法,他們會用各種各樣的理由包裝自己:夫妻生活苦悶/婆媳關系不和/老婆管得太嚴/小三誘惑太強,等等。
他們甚至甩鍋給自己:都是我的錯,我是個爛人,我不配得到忠誠。
可是在他們的潛意識里,“我是特別的”“我會得到一切”“我永遠不會失敗”,才是出軌最根本的心理動機。
出軌慣犯認定,天下烏鴉一般黑——人人都有出軌的蠢動,我只是比較誠實罷了。
因此,即使伴侶很幸運地解決了婚姻中的難題,依然難以把出軌者拉出婚外情的黑洞。
要走出黑洞,需要出軌者自身的努力。
成龍曾說:“出軌是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p>
或許當他對自我的了解深入到一定程度,會發(fā)現(xiàn):
出軌不是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而是他一個人的錯。
人類的進化決定了,我們渴望與同一個人牽手一生。
我們渴望無數(shù)次觸碰對方的眼皮,從年輕鮮活到垂垂老矣;
我們渴望從對方的靈魂深處,看到自己一路成長過來的痕跡。
我們能給自己多大的安全感,就能從對方身上獲得多大的愛。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2485302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3677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80778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7177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008919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