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人際信任是個體將他人的言詞、承諾以及口頭或書面的陳述認為可靠的一種概括化的期望(Rotter,1967)。高信任者可能較少撒謊、作弊或偷竊 。他們可能會更多地給他人第二次機會以及尊重他人的正當權利。高信任者可能較少出現不快樂、與他人發(fā)生沖突或者環(huán)境適應不良,他們通常更討人喜歡,并且不論是高信任者還是低信任者都愿把他們當作朋友(Rotter,1977)。
人際信任量表(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 ITS)是由Rotter JB于1967年編制。該量表用于測查受試者對他人的行為、承諾或(口頭和書面)陳述的可靠性。
內容及實施方法
人際信任量表測查內容包括各種處境下的人際信任,涉及不同社會角色(包括父母、推銷員、審判員、一般人群、政治人物以及新聞媒體),共25個條目,采用Likert五點自評式量表,從“完全同意”至“完全不同意”分別評定為1~5分。故量表總分從25分(信任程度最低)至125分(信任程度最高),測驗時間為10~15分鐘。
測量學指標
人際信任量表的分半信度為0.76,其中男性為0.77,女性為0.75。平均間隔7個月的重測信度為0.56(P<0.01,n=24),而間隔3個月的重測信度為0.68(n=42)。有關結構效度的研究提示該量表得分反映出受測者的部分人口學特征(家庭背景、社會經濟地位、宗教信仰等),但量表得分沒有性別的差異(Rotter,1967)。
因子分析發(fā)現該量表有2個因子,分別是特殊信任因子(對同伴或其他家庭成員的信任)和普遍信任因子(對無直接關系者的信任)。也有研究證實量表有3個因子,分別是政治信任、父輩信任和對陌生人的信任。
由于選擇項目時避免了與其他量表顯著相關的條目,故量表的區(qū)分效度較好。大量研究(包括實驗室研究、問卷調查、自我報告以及同伴評定等)證實了人際信任量表可以較好地測查被試的人際信任水平(Geller,1966;Hamsher,1968;Rotter,1967;Schlencker,Helm&Tedeschi,1973;Wright,1972)。
結果分析與應用情況
本量表共有13個條目為反向計分,它們是1、2、3、4、5、7、9、10、11、13、15、19和24。如得1分則記5分,如得5分則記1分,以此類推。所以25個條目得分之和即為該量表的總分,反映了被試人際信任的總體狀況,得分高者人際信任度也高。
政治信任因子反映個體對政壇和媒體的可靠性的信任;父輩信任因子測查對于自身有利的權威者個體所感知到的信賴感;對陌生人的信任因子測量對自身可能接觸到的陌生人的信任程度(Wright&Tedeschi,1975)。
① 本測評共計25道題,測試時間需 5~30 分鐘、請在心態(tài)平和及時間充足的情況下開始答題。
② 請注意,題目的答案無對錯之分,你不需要考慮哪個答案“應該”更好,而是憑你心里的第一反應做出選擇。
③ 為保證準確性,測評不能重復測試,請根據實際情況作答,答題結束后會生成一份專業(yè)的測評報告。
④ 已經測評的結果保存在個人中心,進入個人中心即可查看訂單。
本測試為專業(yè)心理測評量表,適合用于機構、醫(yī)院、社區(qū)、或政企單位,如有團體測評需求、請點此【企業(yè)注冊】自助使用!
推薦試題
未進行測試
138道題
未進行測試
187道題
未進行測試
210道題
未進行測試
25道題
未進行測試
10道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