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師 陳秋紅
性別 女
年齡 75后
所在地區(qū) 山東省 煙臺市 福山區(qū)
專業(yè)資質 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
福山區(qū)清洋陽光心理咨詢中心創(chuàng)始人,擅長抑郁癥、青少年各種問題、手機成癮、學習障礙(考試焦慮、偏科、注意力不集中、厭學、學習壓力輔導等)、強迫癥、社交恐懼癥、睡眠障礙、驚恐障礙、多種恐怖癥、焦慮癥、疑病癥、人際關系、親子關系、婚戀情感、職場問題及自我成長等多種心理問題,歡迎您前來咨詢!
對于抑郁癥和各種神經癥這些已達到心理疾病級別問題的心理咨詢師的選擇,憑咨詢師有幾級證書去選擇是很不明智的,因為我國目前的心理咨詢的資格考試的材料中,根本沒有抑郁癥、各種神經癥方面該怎么咨詢治療的內容,所以一定要找擅長這方面的咨詢師才會有幫助。本人在前些年因患抑郁癥和赤面恐懼癥(是一種兼具社交恐懼癥和強迫癥的心理障礙),后求醫(yī)多家大醫(yī)院專家無效后于2014年從一名機械工程師轉學心理學,通過幾年潛心學習了多種療法(如精神分析療法、認識領悟療法、森田療法、認知療法、元認知療法、簡快身心積極療法、ACT療法等)后,讓自己從絕境之中走了出來,并摸索出了一套治療抑郁癥和各種神經癥的高效方法,并在抑郁癥、多種神經癥方面有許多成功案例。
另外在學習障礙方面,我用的是目前最主流的療法—元認知療法!下面為大家分析一下學生偏科的心理機制,下面的方法也適用于如上課分心注意力不集中、各科偏科、厭學、恐懼學校、老師,討厭同學、老師、人際關系敏感等各種青少年問題,下面以數學為例:
數學偏科,不喜歡做數學作業(yè)是因為有情緒的干擾。
首先是在認知上,有的孩子認為將來要做的工作,用不了數學,學了也沒用。
第二呢,因為有潛意識的條件性情緒的存在。
什么是潛意識條件性反射情緒呢?
1920年,美國心理學家、行為主義心理學創(chuàng)始人約翰-華生和他的助手羅莎莉-雷納從一所醫(yī)院挑選了九個月大的艾伯特進行一項研究。
第一步,把艾伯特放在房間中間桌上的床墊上,小白鼠放在靠近艾伯特處,這時艾伯特對白鼠并不恐懼,當白鼠在她周圍游蕩,他開始伸手觸摸它。
第二步,當艾伯特觸摸白鼠時,華生和雷納就在艾伯特身后用鐵錘敲擊懸掛的鐵棒制造出刺耳的聲音。在這種情況下,小艾伯特聽到巨大聲響后大哭起來,表現出恐懼。該過程重復數次。
第三步,把白鼠放在艾伯特面前,沒有聲音刺激。艾伯特對白鼠出現在房間里,感到非常痛苦,哭著轉身背向白鼠,試圖離開。
顯然,小艾伯特已經將白鼠與巨響建立了聯(lián)系,并產生了恐懼或哭泣的情緒反應(原先對巨響的無條件反射,現在對白鼠的條件反射)。
這個實驗導致如下一系列的后果:
第一,巨響出現,引起恐懼(無條件反射)。
第二,白鼠與巨響同時出現,引起恐懼(無條件反射)。
第三,白鼠出現,引起恐懼(條件反射)。
在這個實驗里,學習發(fā)生了,而且這種恐懼情緒也遷移到了其他相似的東西上。
在實驗的17天后,當華生將一只兔子帶到房間,艾伯特也變得不安。對于毛茸茸的狗、皮大衣,甚至華生戴上有白色棉花胡須的圣誕老人面具出現在他面前,它都顯示出相同的恐懼情緒反應。
這說明條件性情緒反射一旦建立,會不斷增強放大,甚至遷移到相似的刺激情境中。
這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原因。
我們根據條件性情緒反射原理,分析一下數學偏科的問題。
長期以來,學習成績不佳,對數學沒有興趣,久而久之,就有了一個條件性情緒,只要一面對數學,心里就煩,就困,然后就學不進去,作業(yè)低效,自習還走神分心。
因為這是潛意識的,是當事人無法察覺,或察覺到了但無法控制的。
但我掌握的療法可以有效的在短期內消除這種潛意識的條件性情緒反射。
這個技術的主要內容是放松暗示學習訓練。
在深呼吸和肌肉繃緊放松的條件下,大腦會分泌出一種內啡肽激素,讓你的心情變得輕松平靜。在這種情況下,輸入程序性知識,心理經驗高度可塑,相當于平時學習效率的5到50倍。
就像是把鐵燒紅了,可以重新鍛造。
所以關于愛上學習的程序,在這個情況下學習是高效的。
經過多次的放松訓練就會重塑學習數學情境下的心理經驗,就會啟動積極的條件性情緒反應,讓孩子愛上數學。
好多家長當孩子的某一門科目比較差的時候,都會花大價錢給孩子上各種培訓班,但是孩子潛意識中的對這個科目不喜歡甚至恐懼的時候,不管孩子和家長都付出了多少的精力,時間,金錢,但是效果還是會不太理想,因為本末倒置了,沒有把最重要的問題解決,導致了孩子的大量的學習都是一種低效的學習。孩子的好成績不是拿時間拼出來的,是通過高效學習取得的。
另外在此申明一點,本人不接受與性心理相關的所有咨詢,諸如戀物癖等性變態(tài)問題,在這方面不擅長,希望有這方面需求的咨詢者請找相關專業(yè)老師,勿擾,謝謝合作!